[发明专利]用于确定对象的过热状态或过热风险的方法及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7358.9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3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保数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G01K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1 | 代理人: | 徐丁峰;付伟佳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白石角西大街19***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确定 对象 过热 状态 风险 方法 及其 设备 | ||
一种构造为插入到耳道中的设备(200),包括至少两个热敏电阻(205,207),用于观察用户耳道中的温度梯度(701)。监视该温度梯度(701)的变化以便确定该用户面临即将出现的中暑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持续监视人体温度的领域。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监视由人体温度的变化所导致或伴随的诸如中暑之类的危险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地,使用水银体温计来测量身体温度。水银体温计具有填充有水银的玻璃球,水银从该球体溢出到毛细管中。水银根据经球体壁进入水银或从水银离开的热量传递而在该毛细管中膨胀和收缩。该球体抵靠要测量其温度的对象的身体放置,并且通常插入到身体的缝隙中,诸如舌下、腋窝内或直肠中。位置的选择取决于对象的年龄。热量需要时间从身体传递到水银之中并且达到均衡而使得水银的膨胀稳定。因此,对于插入有水银体温计的对象而言,在读取其温度时的等待往往是耗时且不适的。
水银体温计受到重大缺陷的影响,它无法用于持续地监视对象的温度一段时间。水银体温计仅可用于提供离散时刻的单次温度读取。
已经提出了鼓膜红外体温计,其通过检测来自耳鼓膜(ear drum)的红外发射而更加舒适地测量身体温度。耳鼓膜也被称作鼓膜(tympanic membrane)。鼓膜红外体温计一般被视为诊所的手持设备,并且具有包含光学检测器的嘴口。该嘴口定形状为插入到耳孔之中。该光学检测器检测来自鼓膜的红外发射,并且鼓膜红外体温计基于校准非常快地根据该发射推导出身体温度。鼓膜红外体温计的优势在于,几乎在一秒钟之内非常快速地读取到身体温度。这使得对象无需像使用水银体温计那样在读取其温度时等待。然而,难以提供从处于耳孔的开口处的光学检测器到鼓膜的视线,特别是在没有熟练握持该手持设备的情况下。此外,这样的手持设备并未设计成由对象佩戴一段时间,并且因此无法用于持续的身体温度监视。像水银体温计一样,手持的鼓膜红外体温计仅能够用于获取单次温度读数。
作为消防员的对象期望在他们训练或工作期间对他们的温度进行监视,以便监视他们遭受严重热伤害的风险。在热环境中伴随着紧张工作压力,消防员不可能注意到他正在发烧以及注意到他处于热伤害的危险之下。他的主管——通常在附近指挥消防员所执行的火灾救援但是距火灾本身有一定距离——也难以通过依赖于团队中其它消防员的观察力来监视消防员的状况。如果消防员由于热伤害而倒下,他的队友将不得不专注于营救他而不是救火。
已经提出了将鼓膜红外体温计构造成可耳部佩戴的设计。那么消防员就可以在火灾救援期间将其佩戴于他的一侧耳朵之中,以便在整个救援中可以持续监视他的温度。然而,可耳部佩戴的设计同样面临着在光学检测器和鼓膜之间提供视线的固有困难。此外,当佩戴一段时间时,消防员的活动可能最终阻断该视线。
准确且精确地监视身体温度的任何设备都被称作“灵敏”体温计,并且为了准确和精确必须要校准。然而,校准会遭受漂移。这就提出了定期重新校准以保持准确性的需求。如果灵敏设备在使得该设备受到大量移动的外力的繁忙情形中使用,可能会发生突发且明显的校准漂移。如果依靠灵敏体温计在对象温度过高时发出警报,则校准漂移可能会导致错误警报或者导致未能发出有效警报。因此,极度灵敏的体温计并不适用于在火灾救援期间对消防员的温度进行持续监视。
还提出了提供一种遥测药丸,其可以由对象吞下以在一段时间内提供准确的身体温度监视。被吞下的遥测药丸经消化道行进而不会遭受高冲击力,并且只要其保持处于对象的体内就会准确地测量对象的身体温度。遥测药丸将温度读数无线传送至对象体外的设备以便可以显示该读数。然而,该遥测药丸非常昂贵并且出于卫生和尊重的考虑并不适于重复使用。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有改进的设备和方法,其能够提供对身体温度提供一段时间的持续监视,并且可能识别出即将出现的中暑风险,还缓解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保数码有限公司,未经卫保数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7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Podium机制的数据隐私
- 下一篇:控制系统、中继装置以及中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