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MRI和PET成像的BrainPET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80017767.9 申请日: 2020-11-13
公开(公告)号: CN113785211A 公开(公告)日: 2021-12-10
发明(设计)人: 安德鲁·格岑;约翰·桑达斯;詹姆斯·谢伦贝格;瑞安·斯派克斯;张弓 申请(专利权)人: 中加健康工程研究院(合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R33/28 分类号: G01R33/28;G01T1/164
代理公司: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代理人: 董科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同步 mri pet 成像 brainpet 系统
【说明书】:

为了提高脑部研究和临床活动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脑部扫描的组合式PET/MRI插入物,在本文中称为“BrainPET插入物”,其可以安装到合适的MRI系统上或安装在合适的MRI系统内。BrainPET插入物依次包括位于发射(Tx)线圈内并与发射(Tx)线圈相邻的接收(Rx)线圈,和PET环,其中Rx线圈和Tx线圈两者均位于PET环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1月1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2/934,653的题为“BrainPETSystem for Silmultaneous MRI and PET Imaging”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为了实现所有目的,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使用PET和MRI方式对人脑进行同步成像是一种先进的成像方法,可针对解剖结构和新陈代谢成像方面提高空间分辨率、灵敏度和准确性。

同步成像是指在同一时间并在相同的身体体积上进行的成像。

人们认为可使用同步PET-MRI成像系统就脑部扫描进行重要的研究和临床应用。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脑癌诊断、治疗监测和分期、癫痫手术规划与评估等医学领域均可从MRI+PET联合系统中受益。

西门子Biograph mMR系统和通用电气Signa是此类系统的两个现有示例,两者都在MRI内集成了大口径PET。PET和MRI这两个子系统被整合到一个集成系统中。在这些系统中,PET内径约为60cm。这些系统可以实现的大脑成像能力包括大约2到4mm的空间分辨率。对于这种集成系统设计,PET和MRI是一起构建的,且不能在客户现场分开。

这种同步成像会创建两个数据集:MRI数据集和PET数据集。通常,不同的成像模态具有不同的体素大小和不同的设备方向,因此需要对这些不同的数据集进行空间对齐(称为配准),以便将图像结果从一种模态正确叠加到另一种模态。

虽然来自西门子或通用电气的集成PET-MRI系统对那些尚未购买MRI的站点很有用,但拥有一个PET+MRI同步成像系统会很有用,可针对已经安装好的MRI系统对该同步成像系统进行改造。在这种情况下,PET系统不会与MRI集成在一起,而是以永久性或可拆卸方式安装在MRI内。对于这些类型的改造系统,可以为脑成像等特定应用构建具有较小内孔尺寸的PET系统。

对于改造和集成系统,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将PET像素的模拟输出转换为数字输出。同步PET+MRI系统的一个关键设计决策是将放置在MRI场内的电子设备数量。例如,这些电子设备可以放大来自PET检测器的信号,可以对来自PET检测器的信号的进行整形,并且可以将来自PET检测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适合图像处理的数字信号。这些电子设备通常会产生热量,因此如果将电子设备放置在MRI孔内,则通常需要在MRI孔内进行冷却。此外,电子设备通常会产生额外的电磁噪声,可能会干扰MRI成像系统,因此可能需要额外的EM(电磁)屏蔽。此外,将电子设备放置在MRI孔中需要用到MRI内的额外空间,导致可供患者使用的孔直径减小。例如,在西门子Biograph mMR PET/MRI系统中,MRI孔为70cm,但是将PET系统包含在内壳将孔减小到60cm。此外,发送和接收期间的MRI操作可能会为PET成像系统产生额外的电子噪声。

定位电子设备的另一种方法是在MRI孔中放置较少的电子设备,并使用缆线将PET检测器信号从孔中传输到MRI旁边可以执行电子功能的MR-Safe或MR-Compatible设备架上。像这样的系统通常有一个电子设备机架,可以在MRI的边缘场中正常运行,并且可以使用合适的冷却系统,例如风扇,风扇可以成功冷却MRI孔外部的电子设备。在这种类型的设计中,通常不需要冷却MRI孔内的电子设备。

自1995年开始不断出现有关讨论和探索PET和MRI组合的出版物和原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加健康工程研究院(合肥)有限公司,未经中加健康工程研究院(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7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