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泄放保护电路及具有静电泄放保护电路的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8787.8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8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60 | 分类号: | H01L23/60;H05F3/02;H02H7/20;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智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5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保护 电路 具有 芯片 | ||
一种静电泄放保护电路及具有静电泄放保护电路的芯片,静电泄放保护电路包括RC模块(101)、告警模块(102)以及泄放模块(103);RC模块(101)的输入电压增大时其输出电压增大;告警模块(102)接收RC模块(101)的输入电压以及RC模块(101)的输出电压,当RC模块(101)的输入电压增大时告警模块(102)的告警电压增大,并在告警电压大于或等于RC模块(101)的输出电压时,输出静电告警信号;泄放模块(103)接收RC模块(101)的输入电压以及RC模块(101)的输出电压,在RC模块(101)的输入电压增大时泄放模块(103)的泄放电压增大,并在泄放电压大于或等于RC模块(101)的输出电压时,进行静电泄放,告警电压大于泄放电压。该保护电路能够根据提前获知进行静电泄放,提高了芯片工作的稳定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静电泄放保护电路及具有静电泄放保护电路的芯片。
背景技术
在芯片的生产、测试、运输、使用等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静电泄放(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事件。静电泄放事件发生时,大量的电荷会在瞬间从外向内灌入芯片。若芯片在运行时遭遇静电泄放事件,或者外部静电耦合的冲击,会导致芯片的系统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异常复位,跑飞或死锁),影响芯片的正常运行。芯片是否能够经受住静电泄放事件,是芯片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测试的重要检测标准。
通过对芯片封装,可防止部分静电直接释放到芯片内部电路,但芯片裸露在外部的引脚(例如电源引脚,时钟引脚,通讯引脚等),仍然会暴露在静电环境中,为了避免静电通过这部分引脚释放到芯片内部电路,可以在芯片中设置静电泄放保护电路,并通过静电泄放保护电路进行静电泄放,避免损伤芯片内部电路。例如,可以在芯片的输入输出焊盘(IO PAD)处设置静电泄放保护电路,静电泄放保护电路在进行静电泄放时可以引导静电在能够通过较大电流的输入输出电源环中释放。
虽然为芯片配备静电泄放保护电路能够避免在发生静电泄放事件时对芯片内部电路造成损坏,但由于无法提前获知静电泄放保护电路是否将要进行静电泄放,也就无法控制芯片针对静电泄放保护电路进行静电泄放采取任何软件或硬件上的防范措施。若缺少这类防范措施,一方面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发生的静电泄放,可能会使芯片中的器件被击穿,导致芯片电流异常,或使芯片彻底损坏等,使芯片出现无法恢复的硬件损伤,另一方面,在静电泄放保护电路进行静电泄放的过程中,放电通路上各节点的电压会发生瞬间变化,芯片可能因此发生一系列的运行错误(例如异常复位,程序死锁等),虽然这些运行错误是可通过断电或复位等外部干预来恢复的非物理性的损伤,但仍可能导致芯片在系统层面出现更大的错误,从而降低了芯片工作的稳定性,损害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静电泄放保护电路及具有静电泄放保护电路的芯片,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部分或全部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电泄放保护电路,静电泄放保护电路包括RC模块、告警模块以及泄放模块;
RC模块的输入电压增大时其输出电压增大;
告警模块接收RC模块的输入电压以及RC模块的输出电压,当RC模块的输入电压增大时告警模块的告警电压增大,并在告警电压大于或等于RC模块的输出电压时,输出静电告警信号;
泄放模块接收RC模块的输入电压以及RC模块的输出电压,在RC模块的输入电压增大时泄放模块的泄放电压增大,并在泄放电压大于或等于RC模块的输出电压时,进行静电泄放,告警电压大于泄放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静电泄放保护电路的芯片,具有静电泄放保护电路的芯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静电泄放保护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8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培育抗灰斑病植物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闭模复合材料制造的双膨胀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