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品的指示符标记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0778.2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9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B·麦克马瑞;M·杰瑟普;T·沃纳;W·布鲁萨尔德;D·卡罗尔;M·格沃特尼;S·诺里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泰克斯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2 | 分类号: | A61F2/02;A61F13/00;A61L27/56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周积德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品 指示 标记 技术 | ||
改进的方法、设计和/或系统,用于将标记和/或其他视觉和/或触觉可识别记号结合到用于医用纺织品植入物和假体的机织、针织、非织造、编织和/或毡状纺织品上,包括不会影响纺织品的整体机械性能的医疗移植物假体。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13日提交的题为“Indicator Marking Technology forTextiles(纺织品的指示符标记技术)”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818,099号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纺织品的改进的指示符标记,以及相关的方法、设计、系统和模型。更具体地说,本文公开了改进的方法、设计和/或系统,用于将标记和/或其他视觉和/或触觉可识别记号结合在用于医用纺织品(包括植入物、假肢和医疗移植物)的机织、针织、非织造、编织和/或毡合纺织品上。
背景技术
在许多情况下,制造商希望在医用纺织品(包括植入装置和假体)上提供标记或其他指示符,以帮助进一步加工和/或使用该装置。虽然可以将不同颜色的线和/或颜料结合到装置中以通过机织、针织、编织等在其上提供各种标记,但使用纺织品时面临的一个挑战是纺织品的纤维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经常变形和/或歪斜,这可以改变或以其他方式改动标记的位置和/或对齐。例如,在血管移植物中,在三维“打开”过程中,移植物的单个股线和/或部分倾向于扭曲和/或歪斜,尤其是在移植物的逐渐变细或锥形(在3维)的区域中。通常,扭曲和/或歪斜运动会显著破坏以二维状态放置在纺织品中的标记或其他指示符的位置和/或对齐。此外,在纺织品制造过程中使用嵌入的着色剂和/或不同类型的纤维通常会显著影响所得假体的强度、柔韧性、性能和/或耐用性。
目前,使用多种墨水来在纺织假体上提供外部可见的指示符和/或对齐标记。然而,使用颜料、墨水和/或其他辅助标记材料(以及聚合物的着色剂添加剂)有许多缺点,包括需要昂贵的额外设备才能完成,墨水标记可能会歪斜或偏离预期位置,具体取决于选择的上墨技术,颜料和/或墨水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从植入物中洗脱,和/或该过程允许使用简单和大尺寸的标记。此外,墨水标记可能会受到后续制造过程的负面影响或改变,和/或可能需要对最终产品进行额外的生物相容性测试,所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整体打印质量较差,并且限制了可标记的信息量。
目前与医用纺织品一起使用的另一种标记方法是对单个纤维和/或纤维束进行物理冲压和/或卷曲,以提供外部可见的记号和/或标记。除了此类活动所需的额外费用和设备之外,给定纺织品内各种纤维的物理改变和/或压缩在某些应用中可能是不合需要的,因为它也可能改变纺织品的所需形状和/或机械性能。
此外,其他技术如红外激光也有其缺点。激光打标是一种非接触式方法,涉及在材料的表面或内部产生颜色变化,或者表面浮雕(例如雕刻)或易于可见的纹理变化。激光打标通常采用(CO2、固态或光纤)激光器在红外线下工作。打标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热相互作用;材料被加热直到它漂白、碳化或烧蚀以产生颜色对比。但是,这种加热会改变热影响区(HAZ)中材料的化学结构,例如炭化,并且还会产生一些表面起伏。这种纹理可以为细菌提供定居和生长的地方,并且可能难以清洁。由于其热相互作用会影响材料的形状和/或机械性能,因此激光雕刻仅限于特定材料。
在许多情况下,制造商仍然希望在医用纺织品上提供标记或其他指示符,以帮助进一步加工和/或使用医用纺织品和/或植入物,并且不引入额外的材料和/或在很大程度上不利地损害机械和/或材料特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列出标记指示符技术的不同实施方案的表格;
图2描绘了具有标记指示符的血管医用纺织品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图3描绘了具有标记指示符的血管医用纺织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放大视图;
图4A-4D描绘了具有UV标记指示符的医用纺织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泰克斯技术公司,未经安泰克斯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0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8-萘啶酮化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作为激酶抑制剂的稠合三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