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针刺结构地毯表面(II)的机动车辆地板覆盖物、行李舱覆盖物或载货地板覆盖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80021608.6 申请日: 2020-01-09
公开(公告)号: CN113574219A 公开(公告)日: 2021-10-29
发明(设计)人: F·法尔克;V·舒尔策 申请(专利权)人: 阿德勒佩尔泽控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4H11/08 分类号: D04H11/08;B60N3/04;B60R13/00;D04H18/02
代理公司: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代理人: 薛琦;高晓莉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针刺 结构 地毯 表面 ii 机动车辆 地板 覆盖 行李舱 载货
【说明书】:

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辆的三维成形地板覆盖物、行李舱覆盖物或载货地板覆盖物的方法及覆盖物本身,地板覆盖物、行李舱覆盖物或载货地板覆盖物的地毯表面在可见侧具有针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制造用于机动车辆的三维成形地板覆盖物、行李舱覆盖物或载货地板覆盖物的方法以及覆盖物本身,地板覆盖物、行李舱覆盖物或载货地板覆盖物的地毯表面在可见侧具有针刺结构。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本身的表面材料是丝绒地毯,它可能有几个子层以及朝向车身的泡沫或纤维/无纺布绝缘材料。

尤其是由于电动车辆的发展,设计/造型正在寻找可变形地毯表面的替代解决方案,该可变形地毯是与普通、光滑的扁平针刺、丝绒和簇绒地毯相比的。

对于带有后门(旅行车)和折叠式后排座椅靠背的机动车辆,这种样式也特别适用于行李舱,因为当后门打开且后排座椅靠背向下折叠时,人们可以从后部看到敞开的机动车辆内部。行李舱和乘客舱都必须具有统一、连贯的风格。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机动车地板覆盖物以及行李舱覆盖物和载货地板覆盖物的地毯上部的各种设计,即特别是簇绒、丝绒和平面针刺无纺布地毯。

对于簇绒地毯,特别使用PA6.6、PA6、PP、rPA和PET、rPET以及相应的生物基聚酰胺(PA 5.10;PA 6.10);对于丝绒和平面针刺无纺布地毯,PET、PET/PP、PP、PA/PET和rPET主要用作纱线/纤维材料。

在现有技术中,生产丝绒地毯的方法是已知的,尤其参见DE 44 09 771 A1、DE 2900 935 C2和DE 10 2008 026 968 A1。

丝绒无纺布是一种精制的针刺无纺布,通过在运行的均质刷带中进行针刺,在预制无纺布材料中形成纤维绒头。如果然后将其剪切到特定的绒头高度,则将其称为剪切丝绒。

丝绒地毯与针刺地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更高质量的外观和感觉,以及改进的耐磨性能。

对于针刺无纺布中针迹图案的均质化,在US 9 567 698 B2、US 2016/0069006A1、US 9 260 806 B2、US 2015/0259836 A1和EP 2 918 719 A1中描述了特殊工艺。在生产平面针刺无纺布时,短纤维在无纺布成型后借助梳理和交叉搭接通过多次针刺在两块金属板之间进行固结。在进一步的工作步骤中,通过在刷带中重复针刺,可以由该扁平针状绒布制成丝绒针状绒。对于这两种变体,必须在针刺后热粘合或化学粘合短纤维以达到良好的最终强度。

纤维主要通过发泡乳胶或丙烯酸酯粘合。乳胶或丙烯酸酯和BiCo纤维(coPET/PET双组分纤维)的组合使用在实践中也很常见。此外,粘合也仅通过BiCo纤维实现。

WO 2017/061970 A1特别涉及使用双组分(BiCo)纤维粘合地毯。在这里,描述了通过在干燥炉中使用特殊狭缝喷嘴来优化(BiCo)纤维固定。此外,以下是已知的:分散的PE、EVA/PE混合物、挤出的PE、薄膜、热胶、热塑性分散体和热粘合(EP 1 598 476 B1)。

DE 2 008 439 C[US 3 755 055]描述了一种方法,其中将单色或混纺无纺布纤网和在一侧印有具有一种或多种颜色装饰图案的颜料染料的无纺布纤网叠置,其中一个无纺布纤网的印刷面背对另一个未印刷的无纺布纤网,然后两个无纺布纤网都从未印刷表面针刺穿过,以致未印刷无纺布纤网的纤维与印刷的无纺布纤网的纤维混合,在印刷面上形成绒头,将印刷的装饰图案变为柔软的三维图案。

DE 39 04 526 A1公开了一种地板覆盖物及其生产方法。为了生产由两层针刺无纺布组成的地板覆盖物,其中顶层在其上侧结构化,下层从结构化顶层的下侧针刺到结构化顶层中。针刺的深度远小于顶层的厚度。通过从顶层的背面将两层针刺在一起,该顶层的结构不会被破坏。针刺接合后,另外通过顶层用粘合剂浸渍两层,将它们连接起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德勒佩尔泽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德勒佩尔泽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1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