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气性层叠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22147.4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3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岩田大辅;沼田幸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27/30;B65D65/40;B65D8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性 层叠 薄膜 | ||
[课题]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用于以往的蒸镀薄膜中得不到的需要高度的氧气阻隔性的点心/生活用品/电子部件/药品等的包装用途的阻气性层叠薄膜和阻气性包装袋。[解决方案]一种阻气性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其在基材薄膜的至少一个表面层叠有无机薄膜层、阻气性树脂组合物层,该阻气性树脂组合物层含有:在分子内具有化学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乙烯醇系共聚物树脂(成分A)、在分子内具有羰基的聚乙烯醇系(共)聚合物树脂(成分B)、肼系交联剂(成分C)、和无机层状化合物(成分D),所述阻气性层叠薄膜的透氧率体现出相对于无机层状化合物添加时的阻隔性理论值为55%以上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透明性、对水蒸气、氧气等的阻气性优异、适合作为点心/生活用品/电子部件/药品等需要高的防湿性的用途的阻气性层叠薄膜。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阻气性薄膜,已知有在塑料薄膜的表面层叠铝等的金属薄膜、氧化硅、氧化铝等无机氧化物薄膜而成的薄膜。其中,层叠氧化硅、氧化铝、它们的混合物等无机氧化物薄膜而成的薄膜为透明,且能确认内容物,因此,在食品/生活用品/电子部件/药品等的包装用用途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些无机薄膜在薄膜形成的工序中容易发生针孔、裂纹等,且进而在加工工序中无机薄膜层会破裂而发生裂纹,无法得到如期待那样的充分的阻气性。
另外,还提出了很多通过在塑料薄膜的表面涂布树脂组合物来形成阻气性薄膜的方案。特别是聚乙烯醇(以下,记作PV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以下,记作EVOH)其本身具有高的氧气阻隔性,作为阻气涂布剂被实用化,广泛作为已知的技术而被熟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但得不到阻气性。
因此,出于用阻气树脂弥补蒸镀薄膜的阻隔性不足的目的,还广泛已知有:将如上述的乙烯醇系树脂、特别如PVA那样的阻隔树脂组合在无机薄膜层上而进行了层叠的技术。另外,还广泛已知有在上述PVA那样的树脂中添加无机层状化合物以进一步改善氧气阻隔性的技术。无机层状化合物成为气体透过时的障碍,因此,如果增加添加量,则相应的障碍也增加,因此,有氧气阻隔性改善的倾向。然而,随着添加量变多,涂液会增稠,导致难以涂覆。另外,涂膜的起雾会变大,或层压时的密合性会降低。虽然通过降低无机层状化合物的添加量来避免上述不良情况,但得不到充分的氧气阻隔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9296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8098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分子材料研究所栗田秀树东亚合成研究年报TREND2003第6号,p.49.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将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作为背景而作出的。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体现以往的蒸镀薄膜中得不到的高度的氧气阻隔性、且兼顾薄膜的良好的外观性、密合性,可以用于需要高度的氧气阻隔性的点心/生活用品/电子部件/药品等的包装用途的阻气性层叠薄膜和阻气性包装袋。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确认了,现有技术的添加了无机层状化合物的涂覆品的氧气阻隔性大幅偏离非专利文献1所示的氧气阻隔性理论值。已知其理由是无机层状化合物的剥离或分散不充分。认为分散不充分的理由在于,无法对涂布液施加充分的剪切,与此相对,发现:以逆式凹版涂布法,在逆转辊的旋转比为1.1~2.0的范围对涂液施加高剪切而进行涂覆,从而无机层状化合物的剥离、分散改善,体现出相对于氧气阻隔性理论值为55%以上的高的氧气阻隔性,且兼顾薄膜的良好的外观性、密合性。
即,本发明包含以下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21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