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劣化判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2669.4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2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堀江英明;东启一郎;川崎洋志;水野雄介;那须浩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APB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10/42;H01M10/48;G01R31/392;H01M10/052;H01M10/058;H01M10/0585;H01M50/289;H01M50/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判定 方法 | ||
一种锂离子电池,是具有依次层叠正极集电体、正极活性物质层、隔膜、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集电体而成的单体电池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框架构件,配置于上述正极集电体与上述负极集电体之间,密封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隔膜以及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上述框架构件内配置有对单体电池内的状态进行检测的电子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劣化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高容量且小型轻量的二次电池,近年来多用于各种用途。
作为锂离子电池,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依次层叠正极集电体、正极活性物质层、隔膜、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集电体而成的、包含电解液的单体电池的锂离子电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52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锂离子电池有时在其使用过程中局部发生不良状况,其功能急剧下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调查锂离子电池的哪个部分发生不良状况并不容易,因此大多不再次利用发生了不良状况的电池而是更换电池本身。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适用于能调查锂离子电池内的状态并确定发生不良状况的部位的构成的锂离子电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具有依次层叠正极集电体、正极活性物质层、隔膜、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集电体而成的单体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在于,具有框架构件,配置于上述正极集电体与上述负极集电体之间,密封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隔膜以及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上述框架构件内配置有对单体电池内的状态进行检测的电子部件;
本发明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劣化判定方法,其使用了上述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劣化判定方法的特征在于,配置于上述框架构件内的上述电子部件是用于对充电时的电位变化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利用上述传感器对充电时的电位变化和所需时间进行监控,在以比通常状态短的时间发生电位上升的情况下,判定为该传感器所测量的单体电池内的部位发生劣化;
本发明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劣化判定方法,其使用了上述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劣化判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设置于上述单体电池的外周的框架构件内的多个部位分别配置有电子部件,上述电子部件是测量电位的传感器,检测单体电池内的不同部位的电位偏差,在电位偏差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该单体电池发生劣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单体电池所具有的框架构件内配置电子部件,能检测单体电池内的状态,其结果是,能确定在锂离子电池内发生不良状况的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作为单体电池的锂离子电池的构成的例子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在框架构件内配置有电子部件的情形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作为单体电池的锂离子电池的构成的另外一个例子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在框架构件内嵌入配置有发光元件的情形的剖视图。
图5是从上面示意性表示在图1所示的锂离子电池中去除了负极集电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从上面示意性表示在框架构件设置有配线基板的锂离子电池中去除了负极集电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示意性表示叠层电池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PB株式会社,未经APB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26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