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装置以及壳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3138.7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8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末吉敦;牧田祐纪;谷口胜志;野田圭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1;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569;H01M50/249;H01M50/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以及 壳体 | ||
冷却一个以上的电池模块的冷却装置具备:第1冷却介质流路,其配置于靠近所述电池模块的一侧,供第1冷却介质流动;以及第2冷却介质流路,其配置于远离所述电池模块的一侧,供第2冷却介质流动,在所述第2冷却介质流路中,所述第2冷却介质能够通过潜热变化从所述电池模块夺取热,针对一个所述第1冷却介质流路而设有多个第2冷却介质流路,在所述多个第2冷却介质流路之间设有间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电池模块的冷却装置以及收纳该冷却装置的壳体。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为了提供一种减少热能的损耗并维持温度调节时的效率并且没有电绝缘性的恶化、腐蚀的问题、在温度变化和温度分布上没有问题的电池调温系统,电池调温系统具备:压缩机;泵,其使作为冷却电池的温度调节用的流体的调温流体流动;外部空气用换热器,其使调温流体的热向外部空气排出;制冷剂用换热部,其供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流过;调温流体用换热部,其供调温流体流过;电池制冷剂间温度调节部位,在该部位进行电池的由制冷剂进行的温度调节;以及调温流体制冷剂间温度调节部位,在该部位进行调温流体的由制冷剂进行的温度调节,电池制冷剂间温度调节部位存在于电池与制冷剂用换热部之间,调温流体制冷剂间温度调节部位存在于制冷剂用换热部与调温流体用换热部之间。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冷却系统以及包括该冷却系统的电池组,该冷却系统包括:制冷剂流入口和制冷剂排出口,其用于液状制冷剂的流入和排出;多个制冷剂管,其与制冷剂流入口或制冷剂排出口连通;一个以上的管连结构件,其以两个以上的制冷剂管相互连通的方式将它们之间连结,在连结的制冷剂管之间变更或分割液状制冷剂的流动;以及多个冷却板,其包括与制冷剂管中的至少一个制冷剂管连通的中空型流路,并在一面上搭载有电池模块,液状制冷剂经过所述中空型流路而循环。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4-2294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表2018-5331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对在车辆等中使用的电池模块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要求省空间化、低成本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省空间化、低成本化的冷却装置以及壳体。
冷却一个以上的电池模块的冷却装置具备:第1冷却介质流路,其配置于靠近所述电池模块的一侧,供第1冷却介质流动;以及第2冷却介质流路,其配置于远离所述电池模块的一侧,供第2冷却介质流动,在所述第2冷却介质流路中,所述第2冷却介质能够通过潜热变化从所述电池模块夺取热,针对一个所述第1冷却介质流路而设有多个第2冷却介质流路,在所述多个第2冷却介质流路之间设有间隙。利用所述结构,将所述冷却装置固定于预定的壳体等时,能够利用设于第2冷却介质流路之间的间隙吸收壳体等所具有的凹凸。因此,实现了省空间化。另外,能够局部地使用第2冷却介质,因此实现低成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3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