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锥滚子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4174.5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1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千岛将来;山中启阳;大岛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19/36 | 分类号: | F16C19/36;F16C3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锥 滚子 轴承 | ||
在圆锥滚子轴承(10)中,对于圆锥滚子(13)的至少滚动面(13c)及大直径侧端面(13b)的表面粗糙度,突出峰部高度Rpk为0.02~0.17μm,芯部的水平差Rk为0.12~0.21μm,突出谷部高度Rvk为0.07~0.43μm,在该圆锥滚子(13)的表面存在的细微的凹凸中的凹部的平均面积为5μm2以下。由此,通过在稀薄润滑情况下、润滑油低粘度化情况下使油膜形成性提高,能够兼顾抑制滚动接触部分处的表面损伤以及抑制滑动接触部分的摩擦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锥滚子轴承,特别是涉及用于车辆的变速器、差速器的圆锥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CO2排放限制所导致的发动机的耗油量提高以及电动汽车的情况下的电费提高的观点考虑,对于在变速器等中使用的滚动轴承在搅拌阻力低的稀薄润滑情况下使用时、在润滑油的低粘度化的情况下也要求提高旋转效率。
另外,以往,针对这样的在稀薄润滑情况下使用的滚动轴承,考虑了多种确定滚动体的表面性状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滚动轴承中,规定了在滚动体的表面或滚道圈的滚道面中的至少一者随机地形成无数个独立的微小凹部形状的凹陷,除了凹陷以外形成为平滑的平滑面,除去等效圆直径以下而进行统计时,凹陷的面积率为14%以上且21%以下,平均面积为10μm2以上且30μm2以下,最大面积为300μm2以上且500μm2以下,凹陷的体积为0.007mm3/cm2以上且0.010mm3/cm2以下。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圆锥滚子轴承中,通过减小滚子间距直径而将滚子系数γ设为超过0.94,并且在圆锥滚子的表面随机地设置无数个微小凹形状的凹陷,将设置有凹陷的表面的面粗糙度参数Ryni设为0.4μm≤Ryni≤1.0μm,将Sk值设为-1.6以下,进而将保持架设为特定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542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994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将具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表面性状的滚动体应用于圆锥滚子轴承的情况下,在圆锥滚子的滚动面与滚道圈的滚道面的滚动接触部分,即使稀薄润滑情况下、润滑油低粘度化情况下,通过提高滚动接触部的油膜形成性,也能够抑制剥落等表面损伤。然而,对于圆锥滚子的大直径侧端面与大凸缘部之间的滑动接触部分,圆锥滚子的大直径侧端面的凹凸较大,与通过提高润滑油保持性而提高油膜形成性的效果相比,表面粗糙度恶化而导致的油膜形成性恶化的效果更强,由此有可能产生由摩擦的增加而引起的轴承旋转转矩的恶化、烧死等。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圆锥滚子轴承中,也没有考虑圆锥滚子的大直径侧端面与大凸缘部之间的滑动接触部分。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其通过使用更准确地表示圆锥滚子的表面性状的参数来规定,从而在稀薄润滑情况下、润滑油低粘度化情况下不使油膜形成性恶化,而能够兼顾抑制在滚动接触部分处的表面损伤及抑制滑动接触部分的轴承旋转转矩恶化、烧死性恶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即,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结构实现。
(1)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具备:
内圈和外圈;以及
多个圆锥滚子,多个所述圆锥滚子滚动自如地配置在所述内圈及外圈之间,所述圆锥滚子轴承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4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元电池以及制造该单元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安装基板制造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