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卤代环烷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4394.8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6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江藤友亮;中村新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23/06 | 分类号: | C07C23/06;C07C17/354;C07B61/00;B01J2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程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烷烃 化合物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卤代环烷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工序(IIa),
在该工序(IIa)中,在被氢化后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卤代环烯烃化合物与含氢气体反应,得到卤代环烷烃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序(IIa)之前包括工序(I),
在该工序(I)中,使催化剂与含氢气体接触,得到所述被氢化后的催化剂。
3.一种卤代环烷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工序(IIb),
在该工序(IIb)中,在氢含量为0.1~1.5质量%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卤代环烯烃化合物与含氢气体反应,得到卤代环烷烃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50~500m2/g。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卤代环烷烃化合物为通式(1)所示的卤代环烷烃化合物,
式中,R1、R2、R3、R4、R5和R6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全氟烷基,在具有顺反异构体的情况下顺反异构体均包括,其中,R1、R2、R3、R4、R5和R6不全为氢原子。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卤代环烯烃化合物为通式(2)所示的卤代环烯烃化合物,
式中,R1、R2、R3、R4、R5和R6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全氟烷基,在具有顺反异构体的情况下顺反异构体均包括,其中,R1、R2、R3、R4、R5和R6不全为氢原子。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和被氢化后的催化剂含有属于元素周期表第8族~第11族的过渡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2和4~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序(I)是相对于所述催化剂1摩尔,使10mL~1000L的所述含氢气体与其接触的工序。
9.如权利要求2和4~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序(I)中,所述含氢气体与所述催化剂的接触时间(W/F)为0.1~200g·sec/cc。
10.一种被氢化后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
其为用于使卤代环烯烃化合物与含氢气体反应而得到卤代环烷烃化合物的被氢化后的催化剂,氢含量为0.1~1.5质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被氢化后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
含有属于元素周期表第8族~第11族的过渡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被氢化后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
比表面积为50~500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43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