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坯料及构造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6599.X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1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泰弘;安富隆;园部苍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2/20 | 分类号: | B21D22/20;B21D53/88;B62D29/00;B23K3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坯料 构造 部件 | ||
坯料(100)具有:主部(110),由抗拉强度为1450MPa以上的钢材形成;以及软化部(120),软化部(120)的维氏硬度相对于主部(110)的维氏硬度的比率为0.7以上且0.95以下;软化部(120)在面内方向上被配置在与主部(110)不同的位置。构造部件(200)包括:第一部件(210);第二部件(220);以及焊接部(W),焊接第一部件(210)与第二部件(2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坯料及构造部件。
本申请基于2019年4月1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074620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对坯料进行加分而形成规定的形状的成型品时,有通过热成型和之后的淬火而部分地强度变化的情况。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述了通过将坯料热成型并加压硬化来制造具有不同的破坏强度的部分的B柱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5135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没有考虑到伴随着热成型而对于坯料的表面特性的影响。此外,坯料在成型后与其他部件焊接的情况较多。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也没有考虑到成型后与其他部件的焊接。特别是,在与其他部件焊接中,没有考虑到因焊接时的热输入带来的对于部件强度的影响。
所以,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成型后的表面特性的变化及对焊接的影响的、新的且改良后的坯料及构造部件。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主旨如下。
(1)有关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坯料具有:主部,由抗拉强度为1450MPa以上的钢材形成;以及软化部;上述软化部的维氏硬度相对于上述主部的维氏硬度的比率为0.7以上且0.95以下;上述软化部在面内方向上被配置在与上述主部不同的位置。
(2)在上述(1)中,也可以是,上述软化部跨从上述坯料的一方的表面到板厚的50%以上的距离而形成。
(3)在上述(1)或(2)中,也可以是,上述软化部被形成为带状。
(4)上述(1)~(3)的任一项中,也可以是,在上述主部形成有镀覆膜;在形成有上述软化部的部分中的上述坯料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没有形成上述镀覆膜。
(5)在上述(1)~(4)的任一项中,也可以是,上述软化部至少形成有2个以上。
(6)在上述(1)~(5)的任一项中,也可以是,上述软化部在上述坯料的一方的表面的一侧至少形成有2个以上。
(7)在上述(1)~(6)的任一项中,也可以是,上述软化部被配置在上述面内方向上的距端部为100mm以内。
(8)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构造部件,是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将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焊接的焊接部的构造部件;上述第一部件具有由抗拉强度为1450MPa以上的钢材构成的主部、和在包括上述焊接部在内的部分处的软化部;上述软化部的维氏硬度相对于上述主部的维氏硬度的比率为0.7以上0.95以下;上述软化部在上述第一部件的面内方向上被配置在与上述主部不同的位置。
(9)在上述(8)中,也可以是,上述第一部件具有Ra为0.5μm以下的表面粗糙度。
(10)在上述(8)中,也可以是,上述第一部件具有Fe浓度为20%以下的镀覆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65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导波测试的超声波传感器
- 下一篇:轨道紧固件和基座安装轨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