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总成、车辆及电机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26793.8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7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刚;毋超强;刘红兵;陈君;钟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7/116;H02J7/00;B60L58/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望紫薇 |
地址: | 51804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总成 车辆 电机 冷却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车辆及电机冷却方法,电机的进油口通过第一通道与油泵的第一端连通。电机的第一油槽通过第二通道与油泵的第二端连通。油泵正转的情况下,第一端的端口为油泵的出油口,第二端的端口为油泵的进油口。油泵的第一端通过带第一阀门的第三通道与第二油槽连通;油泵的第二端通过带第二阀门的第四通道与第二油槽连通。如此,当油泵反转的情况下,可以将冷却液输入至电机腔体内,并在电机腔体内积聚,从而通过浸没的方式对电机的部件进行降温,从而提高降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动力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动力总成、车辆及电机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而电动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其动力总成。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其动力总成的小型化需求日益提升,功率密度也就随之提升,而随着功率密度的提升,动力总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因此,提高动力总成的散热效率就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一些动力总成中的电机逐渐采用油冷散热。具体的,电机的转子铁芯的转轴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其散热的冷却液道。再利用齿轮的旋转将积存于壳体内的冷却液提升,并将该冷却液导入至转轴内部的冷却液道内,冷却液会随着转子铁芯的转动而在该冷却液道内流动,最后在转子铁芯转动时的离心作用下由冷却液道内喷出,实现散热的目的。然而,当电机停转或在低速运转时,齿轮难以将冷却液提升,则无法对电机的部件(比如,转子铁芯)进行有效散热。
综上,亟需一种方案,用于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总成、车辆及电机冷却方法,用于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油泵。其中,电机设有进油口,电机的进油口通过第一通道与油泵的第一端连通。油泵正转的情况下,第一端的端口为油泵的出油口。油泵反转的情况下,第一端的端口为油泵的进油口。电机设有第一油槽;第一油槽通过第二通道与油泵的第二端连通;油泵正转的情况下,第二端的端口为油泵的进油口;油泵反转的情况下,第二端的端口为油泵的出油口。油泵的第一端通过带第一阀门的第三通道与第二油槽连通;油泵的第二端通过带第二阀门的第四通道与第二油槽连通。如此,当油泵反转的情况下,可以将冷却液输入至电机腔体内,并在电机腔体内积聚,从而通过浸没的方式对电机的部件进行降温,从而提高降温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油泵正转的情况下,第二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如此,当油泵正转的情况下,油泵的第二端为进油端,这种情况下第三通道上的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第三通道是不通的,而第四通道上的第二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即第四通道是通的,这种情况下,随着油泵的正转,一方面冷却液从第二油槽通过第四通道进入到油泵,另一方面,冷却液从第一油槽进入到油泵。油泵的第一端为出油端,冷却液从油泵的出油端出去之后,进入到换热器,继而进入到电机和减速器中,为电机和减速器中的部件进行冷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油泵反转的情况下,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当油泵反转的情况下,油泵的第二端为出油端,油泵的第一端为进油端,这种情况下,第三通道上的第一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第三通道是通的,而第四通道上的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即第四通道是不通的。这种情况下,随着油泵的反转,第二油槽的冷却液通过第三通道进入到油泵。由于油泵的第二端转换为出油端,且油泵的第二端连接的第四通道处于不通的状态,油泵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通道处于通的状态,因此随着油泵的反转,油泵中的冷却液会通过第二通道输入至电机中,并在电机的腔体内进行积聚。当电机腔体内的冷却液将电机的部件(比如转子铁芯等)浸泡时,可以对电机的部件(比如转子铁芯等)进行更加有效的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6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