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特异性CD123 x CD3双抗体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给药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7728.7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8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J·K·戴维森;I·兰特;K·萨姆帕库曼;R·F·安德森;R·拉莫特-莫希;J·M·威金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观基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A61K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郗名悦;闫茂娟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 cd123 cd3 抗体 血液 系统 恶性肿瘤 治疗 中的 药方 | ||
1.一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方法,其包括向需要其的受试者施用CD123 x CD3结合分子,其中:
(I)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是包含具有SEQ ID NO:21的氨基酸序列的第一多肽链和具有SEQ ID NO:23的氨基酸序列的第二多肽链的双抗体;以及
(II)所述方法包括初始7天治疗时期(I7DP),其中:
(A)在所述I7DP的第1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3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
(B)在所述I7DP的第2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6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
(C)在所述I7DP的第3天,通过持续输注以约10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
(D)在所述I7DP的第4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20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
(E)在所述I7DP的第5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30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
(F)在所述I7DP的第6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300ng/kg/天至约40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以及
(G)在所述I7DP的第7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300ng/kg/天至约50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
2.一种用于受试者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的用途的CD123 x CD3结合分子,其中:
(I)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是包含具有SEQ ID NO:21的氨基酸序列的第一多肽链和具有SEQ ID NO:23的氨基酸序列的第二多肽链的双抗体;以及
(II)所述用途包括初始7天治疗时期(I7DP),其中:
(A)在所述I7DP的第1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3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
(B)在所述I7DP的第2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6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
(C)在所述I7DP的第3天,通过持续输注以约10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
(D)在所述I7DP的第4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20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x CD3结合分子;
(E)在所述I7DP的第5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30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x CD3结合分子;
(F)在所述I7DP的第6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300ng/kg/天至约40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以及
(G)在所述I7DP的第7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300ng/kg/天至约50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或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所述用途的CD123 x CD3结合分子,其中在所述方法中或所述用途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另外的7天治疗时期(A7DP),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A7DP中的每个A7DP的第1-7天,通过持续静脉内输注以约300ng/kg/天至约50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所述用途的CD123 x CD3结合分子,其中在所述I7DP的第6天和第7天,以约300ng/kg/天的剂量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所述CD123 x CD3结合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观基因有限公司,未经宏观基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77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CD40抗体及其用途
- 下一篇:排气处理装置及排气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