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7731.9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2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M·莱亨梅尔;S·克尼泽尔;E·古贝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00 | 分类号: | B29C51/00;B29D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周志明;张国庆 |
地址: | 德国莱茵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熔点低于220℃的热塑性聚合物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塑组合物中作为添加剂用于减少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塑组合物的片材或薄膜在伸长时的颈缩的用途,优选其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塑组合物包含a)50至95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作为组分A,b)5至50重量%的熔点低于220℃的热塑性聚合物作为组分B,c)0至45重量%的填料作为组分C,d)0至20重量%的其他添加剂作为组分D,其中组分A至D的总量为100重量%。
本发明涉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成型方法、其中特定添加剂的用途、热成型模制品和模塑组合物。
热成型是这样一种制造方法,其中将塑料片材加热到柔软成形温度,在模具中成形为特定形状,冷却至固体,然后修整以产生可用的产品。将片材(或当涉及更薄的规格和某些材料类型时的“薄膜”)在烘箱中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使其能够在模具中或模具上被拉伸并冷却到最终形状。它的简化版本是真空成型。
在最简单的形式中,可以使用小型台面或实验室用机器加热塑料片材的小的切割部分,并使用真空将其在模具上拉伸。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样品和原型部件。在复杂和大批量的应用中,将超大型生产机器用来加热并形成塑料片材,并在连续的高速过程中从塑料板上修剪成型的部件,并且每小时可以生产数千个成品部件,这取决于机器和模具的尺寸以及正在成型的部件的尺寸。
热成型不同于注塑成型、吹塑成型、旋转成型和其他形式的加工塑料。薄规格热成型主要用于制造一次性杯子、容器、盖子、托盘、泡罩、翻盖以及食品、医疗和一般零售行业用的其他产品。厚规格热成型包括各种各样的部件,如车门和仪表板、多功能车床和塑料托盘。
在对薄规格产品进行大批量、连续热成型的最常见方法中,将塑料片材从辊或从挤出机送入一组包含销钉或长钉的索引链,所述销钉或长钉刺穿片材并将其输送通过烘箱以加热到成型温度。然后将加热的片材转位到成型站,其中配合的模具和压力箱在片材上闭合,然后施加真空以除去滞留的空气并将材料与加压空气一起拉入模具中或拉到模具上,以使塑料形成模具的精细形状。在拉伸更高、更深的成型部件的情况下,除了真空之外,通常还使用插塞辅助,以便在成品部件中提供所需的材料分布和厚度。在短暂的成型循环后,随着成型工具的打开,从模具的真空侧启动一股反向气压,通常称为空气喷射,以打破真空并帮助成型部件与模具脱离或从模具中脱离出来。当模具打开时,也可以在模具上使用脱模板,以排出更精细的部件或具有负拔模、底切区域的部件。然后将包含成型部件的片材转位至同一台机器上的修整站,在那里模切来自剩余的片材网上的部件,或转位到单独的切边机,在那里对成型部件进行修整。在修整成形部件之后剩余的片材网通常卷绕到卷取盘上或进料到在线造粒机中以进行再循环。
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热塑性模塑组合物已知于例如US 2016/0122530A1和US 2008/0281018 A1。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改进的热成型性能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塑组合物。有利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塑组合物的片材或薄膜在伸长时的颈缩应降低,在片材或薄膜上施加应变时的应力增长应降低和/或片材或薄膜在施加应变时的伸长性能应均化。
根据本发明,这些目的通过使用熔点低于220℃的热塑性聚合物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塑组合物中作为添加剂来减少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塑组合物的片材或薄膜在伸长时的颈缩而实现。
此外,该目的还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塑组合物中使用熔点低于220℃的热塑性聚合物作为添加剂来降低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塑组合物的片材或薄膜上施加应变时(例如在热成型和/或热膜挤出过程中)的应力增长而实现。
此外,该目的还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塑组合物中使用熔点低于220℃的热塑性聚合物作为添加剂来使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塑组合物的片材或薄膜上施用应力时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塑组合物的片材或薄膜的伸长性能均匀化而实现。
该优点在通常在热成型步骤之前的热成型处理和/或热膜挤出中最为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7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