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28025.6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1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朴想恩;朴仁成;李银精;周炫珍;金太洙;李忠勳;孔镇衫;全晸浩;郭来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0/06 | 分类号: | C08F210/06;C08F210/16;C08F2/38;C08F4/646;C08F4/6592;C08L23/08;C08L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肖轶;庞东成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丙烯系复合材料,其包含:
聚丙烯;和
满足以下条件(a)至(c)的烯烃系共聚物:
(a)在190℃、2.16kg负荷条件下的熔融指数(MI)为10g/10min至100g/10min,
(b)-20℃下通过交叉分级色谱(CFC)测量的可溶性级分(SF)为0.50重量%至10重量%,其中所述可溶性级分的重均分子量(Mw(SF))为22,000以上,和
(c)Mw:Mw(SF)的值为1:1至2:1,该值为所述烯烃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与所述可溶性级分的重均分子量(Mw(SF))之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系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丙烯是在230℃、2.16kg负荷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0.5g/10min至150g/10min的抗冲击共聚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系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烯烃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g/mol至100,000g/mo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系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烯烃系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为1.5至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系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丙烯系复合材料包含5重量%至70重量%的所述烯烃系共聚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系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烯烃系共聚物为乙烯和3至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系共聚单体的共聚物。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系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制备聚丙烯的步骤;
(S2)通过包括在催化剂组合物的存在下以10cc/min至100cc/min注入氢气使烯烃系单体进行聚合的方法制备烯烃系共聚物的步骤,所述催化剂组合物包含由下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
(S3)将所述聚丙烯和所述烯烃系共聚物熔融捏合的步骤:
[式1]
在式1中,
R1为氢;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1至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7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烷氧基;7至20个碳原子的烷芳基;或7至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7至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7至20个碳原子的烷芳基;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酰氨基;或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酰氨基,
R4至R9各自独立地为氢;甲硅烷基;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7至20个碳原子的烷芳基;7至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第14族金属的准金属基团,其取代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烃基,
R2至R9中相邻的两个以上可以彼此连接形成环,
Q是Si;C;N;P;或S,
M是第4族过渡金属,和
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7至20个碳原子的烷芳基;7至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1至20个碳原子的烷氨基;或6至20个碳原子的芳氨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80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产品分配器
- 下一篇:用于加密和更新虚拟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