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连接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9302.5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8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海纳·费斯;安德里亚斯·特拉克;拉尔夫·迈施;亚历山大·艾希霍恩;约尔格·达马斯克;瓦伦汀·布洛克普;汉斯-约阿希姆·普夫鲁格;克劳斯·杰拉尔德·普夫鲁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威尼梅吉克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H01M50/507;H01M50/516;H01M50/531;H01M50/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田婷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在一实施例中,多单元压紧机构被夹持在与相应电池单元端子(例如,正极和/或负极电池单元端子)对齐的多个接触片上。当被夹持时,接触片通过多单元压紧机构中的相应缺口牢固地焊接到相应的电池端子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多单元压紧机构被夹持在耦接到多个电池单元边缘的导电部件上,所述多个电池单元边缘被配置为负极单元端子。相应的负极接触片通过多单元压紧机构中的缺口焊接到导电部件。在另一实施例中,三个(或更多个)电池单元端子(例如,正极或负极端子)耦接到焊接到汇流条的接触片的导电条。
本专利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9年2月22日,代理案号为TIV-180009P1,申请号为62/809,349,名称为“电池连接装置”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所述美国临时申请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并且由此以引用的方式整体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电池连接装置,特别是用于布置在电池模块中的电池。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可依赖于电池单元来存储电力。例如,在某些传统的电动车辆(EV)设计(例如,全电动车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等)中,电动车辆中安装的电池外壳容纳有多个电池单元(例如,多个电池单元可以单独地安装到电池外壳中或可选地以分组的方式安装在各自的电池模块内,每个电池模块包括一组电池单元,各个电池模块安装在电池外壳中)。电池外壳中的电池模块经由汇流条连接到电池接线盒(BJB),以将电能分配到驱动电动车辆的电动机,以及电动车辆的各种其他电气部件(例如,无线电、控制台、车辆供暖设备、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内部灯、诸如头灯和刹车灯等的外部灯)。
发明内容
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块的电池连接装置,其包括:包括第一端子的第一电池单元、包括第二端子的第二电池单元、包括与第一端子对齐的第一接触片和与第二端子对齐的第二接触片的至少一个汇流条、包括夹在第一接触片上的第一部分和夹在第二接触片上的第二部分的多单元压紧机构,其中,第一接触片通过多单元压紧机构的第一部分中的第一缺口焊接到第一端子,并且第二接触片通过多单元压紧机构的第二部分中的第二缺口焊接到第二端子。
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模块的组装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个汇流条的第一接触片与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一端子对齐,将至少一个汇流条的第二接触片与第二电池单元的第二端子对齐,将多单元压紧机构夹持在第一和第二接触片上,使得第一和第二接触片固定到第一和第二端子,在夹持期间,通过多单元压紧机构的第一部分中的第一缺口将第一接触片焊接到第一端子,并在夹紧期间,通过多单元压紧机构的第二部分中的第二缺口将第二接触片焊接到第二端子。
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块的电池连接装置,其包括:包括第一正极端子和布置为第一负极端子的第一电池单元边缘的第一电池单元、包括第二正极端子和布置为第二负极端子的第二电池单元边缘的第二电池单元、耦接到第一和第二电池单元边缘的导电部件、包括负极接触片的汇流条、以及夹在导电部件上的多单元压紧机构,其中,负极接触片焊接到通过多单元压紧机构中的缺口暴露的导电部件的焊接界面。
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块的电池连接装置,其包括:包括第一端子的第一电池单元、包括第二端子的第二电池单元、包括第三端子的第三电池单元、耦接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子的导电部件,以及包括焊接到导电部件的焊接界面的接触片的汇流条。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参考下文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将变得更加易于了解,并因而可获得对这些实施方式的完全理解。附图仅出于说明目的,并不旨在对本公开内容构成限制。附图中:
图1示出了金属离子(如锂离子)电池的示例,其中本文所述的部件、材料、方法、其他技术或其组合可根据各种实施方式在其内得以应用。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由P电池组(并联电池组)1……N串联而成的电池模块的高电平电气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威尼梅吉克股份公司,未经帝威尼梅吉克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9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用至少两束会聚束局部照射材料来制造零件的方法
- 下一篇:镀层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