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氧代吡咯烷-3-甲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9336.4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7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三好启太;神田贵博;小松秀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杏林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207/22 | 分类号: | C07D207/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童春媛;杨思捷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代***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烷 甲酰胺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课题]提供工序数更少的吡咯烷衍生物的新制备方法。[解决手段]用式(1)表示的4‑氧代吡咯烷‑3‑甲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工序A:通过在溶剂中用选自碱金属醇盐、碱金属的氢化物和碱金属氨基化物的至少1种碱处理用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用式(3)表示的化合物,得到用式(1)表示的4‑氧代吡咯烷‑3‑甲酰胺衍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作对耐药菌也有效的抗菌剂的制备中间体的吡咯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4-氧代吡咯烷-3-甲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衍生物是用于制备作为药物制备中间体有用的(3R,4S)-3-烷基氨基甲基-4-氟吡咯烷的光学活性体或其镜像异构体的中间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447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制备方法的工序数多,在工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工序数更少的吡咯烷衍生物的新制备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过连续地进行氮杂迈克尔(aza-Michael)反应和迪克曼(Dieckmann)环化,可有效地合成吡咯烷衍生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要旨如下。
[1] 用式(1)表示的4-氧代吡咯烷-3-甲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化学式1]
在式(1)中,PG1表示氨基的保护基,R1表示氢原子、可被取代的C1~C6的烷基或可被取代的C3~C8的环烷基,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工序A:通过在溶剂中用选自碱金属醇盐、碱金属的氢化物和碱金属氨基化物的至少1种碱处理用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用式(3)表示的化合物,得到用式(1)表示的4-氧代吡咯烷-3-甲酰胺衍生物,
[化学式2]
在式(2)中,PG1表示上述含义,R2表示C1~C6的烷基,
[化学式3]
在式(3)中,R1表示上述含义。
[2] 根据[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还包括工序C和工序B,
工序C:通过用保护基保护用式(4)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的氨基而取得用式(2)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4]
在式(4)中,R2表示C1~C6的烷基;
工序B:通过将用式(5)表示的化合物与用式(6)表示的胺化合物缩合,得到用式(3)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5]
在式(5)中,X表示离去基,
[化学式6]
在式(6)中,R1表示氢原子、可被取代的C1~C6的烷基或可被取代的C3~C8的环烷基;
并且,将在工序C中得到的用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在工序B中得到的用式(3)表示的化合物供给工序A。
[3] 根据[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工序A中,碱为叔丁醇钾、叔戊醇钠或叔戊醇钾。
[4] 根据[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工序A中,碱为碱金属的氢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杏林制药株式会社,未经杏林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93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麻素锭剂制剂
- 下一篇:CRISPR/CAS融合蛋白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