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射型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34663.9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1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荒井邦仁;泽口太一;伊藤敬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1/18 | 分类号: | B29C51/18;B29C51/42;B29C51/44;B29C51/30;B29C51/46;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陈玲;刘继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射 光学 元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热塑性树脂膜制造透射型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热压工序,通过至少一对平板模具对热塑性树脂膜进行热压得到热压膜;模具冷却工序,将一对平板模具冷却至上述热塑性树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subgt;r/subgt;)℃以下的温度,冷却热压膜;以及脱模工序,在模具冷却工序之后将热压膜从一对平板模具脱模时,对热压膜一边施加张力一边进行脱模,得到包含多个透射型光学元件的成型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射型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了树脂膜的透射型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近年来,电子电气设备的轻量化、小型化、以及薄型化不断发展,在这些电子电气设备装载的摄像单元等中,对于薄型化和小径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此外,在这样的摄像单元等中,要求进一步的高画质化,对于这些光学设备所具有的透镜和棱镜等透射型光学元件也要求高性能。
以往,一般通过注射成型法制造摄像单元等所采用的透镜等透射型光学元件。但是,在通过注射成型法形成透镜的情况下,难以完全抑制得到的透镜内形成熔接痕(Weldline)。此外,在按照注射成型法得到的透镜中,容易产生双折射。由此,在得到的透镜中,难以充分提高能够发挥足够高的光学性能的区域所占的比例,即使按照注射成型法形成直径不足1cm的直径小的透镜,也难以作为透镜充分地发挥功能。
因此,近年来,对通过注射成型法以外的方法来制造直径小的透镜等透射型光学元件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树脂片在模具内进行真空压缩成型的光学透镜的制造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树脂片的厚度、模具的最深部分的深度、树脂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成型时的模具的表面温度满足特定的关系的条件下成型,从而能够高效地制造低双折射且形状精度高的光学透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12659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电子电气设备所具有的摄像单元等中,要求进一步的高画质化。此外,在制造电子电气设备时,当然要求以高的制造效率进行制造。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学透镜的制造方法中,在高效地制造形状精度高的光学透镜的方面尚有改善的余地。此外,如上所述,以往采用的注射成型法在抑制得到的光学透镜产生双折射的方面尚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射型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能够高效地制造低双折射且形状精度高的透射型光学元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本发明人新发现:在通过使用了模具的压制成型对树脂膜进行成型时,使用平板模具作为模具,并且在制造工序中的特定时刻对树脂膜施加张力,由此能够高效地制造低双折射且形状精度高的透射型光学元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透射型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是使用热塑性树脂膜制造透射型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上述制造方法包括:热压工序,通过至少一对平板模具对上述热塑性树脂膜进行热压得到热压膜;模具冷却工序,将上述一对平板模具冷却至上述热塑性树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r)℃以下的温度,冷却上述热压膜;以及脱模工序,在上述模具冷却工序之后,将上述热压膜从上述一对平板模具脱模时,对上述热压膜一边施加张力一边进行脱模,得到包含多个透射型光学元件的成型膜。当将使用一对平板模具热压了的热塑性树脂膜冷却之后进行脱模时,一边施加张力一边进行脱模,由此能够高效地制造低双折射且形状精度高的透射型光学元件。
另外,“热塑性树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r)℃”能够基于JIS K7121进行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4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光学元件
- 下一篇:氟化碘化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