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化碘化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34665.8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1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东昌弘;岸川洋介;北村二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佐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39/00 | 分类号: | C07B39/00;C07C17/02;C07C19/16;C07C21/18;C07C22/08;C07C23/10;C07C29/62;C07C31/36;C07C67/307;C07C69/63;C07C69/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化 碘化 有机化合物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氟化碘化有机化合物的新的制造方法。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氟化碘化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来解决,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使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氟源、碘源和氧化剂或自由基引发剂反应,对双键或三键加成氟和碘的步骤:(式中,R1和R2独立地是氢原子、卤素原子或有机基团,或者可以与相邻的2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n是1或2)。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氟化碘化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氟化碘化有机化合物是作为功能性材料、医药农药化合物、电子材料等各种化学产品、其中间体等极为重要的化合物。
作为氟化碘化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对有机化合物的碳-碳双键在IF5、碘和有机碱的存在下、在较强的酸性条件下加成氟和碘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31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的氟源IF5昂贵,在生产成本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化碘化有机化合物的新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包括下述方面。
项1.
一种制造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氟和碘加成物的方法:
[化1]
(式中,
R1和R2独立地是氢原子、卤素原子或有机基团,或者可以与相邻的2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
n是1或2,
标记:
[化2]
是双键或三键;
其中
所述标记是三键时,n是1,
所述标记是双键时,n是2,
2个R1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2个R2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或者
2个R1或2个R2各自也可以与相邻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
(A)选自氟化氢、氢氟酸盐和氟化物盐中的至少一种氟源、
(B)选自碘和碘化物盐中的至少一种碘源、以及
(C)选自氧化剂和自由基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反应,对所述双键或三键加成氟和碘。
项2.
根据项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氟源是选自氟化氢、氟化氢胺盐和碱金属氟化物盐中的至少一种。
项3.
根据项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氟源的使用量相对于所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1摩尔为0.1~1000摩尔的范围内。
项4.
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碘源为选自碘和碱金属碘化物盐中的至少一种。
项5.
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碘源的使用量相对于所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1摩尔为0.1~10摩尔的范围内。
项6.
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C)为选自过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偶氮化合物、锍盐和碘鎓盐中的至少一种。
项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佐贺大学,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佐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4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射型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超声传感器阵列控制以便利屏幕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