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传感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35392.9 | 申请日: | 202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1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B.库法尔;I.苏钦斯基;M.克莱帕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开关和传感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S1/08;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蕊瑞 |
地址: | 德国比蒂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传感器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传感器单元(1),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至少检测车窗内侧的湿度和/或温度,其中传感器单元包括外壳(3),外壳(3)包括至少一个在车窗方向上的开口(12),传感器单元(1)可以通过该开口压靠在车窗上,传感器单元(1)包括刚挠印刷电路板(4),所述刚挠印刷电路板(4)包括弯曲部(13),所述弯曲部(13)以产生弹性回复力的方式设置,所述弹性回复力将所述刚挠印刷电路板压靠在车窗上,其中,刚挠印刷电路板(4)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固定元件的凹槽,固定元件被设计成将刚挠印刷电路板保持在特定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传感器单元,用于至少检测车窗内侧的湿度和/或温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传感器单元的驾驶员辅助系统。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传感器单元的车辆。本发明还涉及该传感器单元在光电传感器单元中的用途,用于检测车辆车窗的润湿和/或检测车辆的环境光。
背景技术
例如,DE 10 2006 060 548 A1描述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光电雨水传感器单元,其具有用于检测机动车辆挡风玻璃的润湿的光学传感器,其中,靠在机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光学传感器可以安装在面向机动车辆内部的一侧上的、被挡风玻璃刮水器擦拭的区域中。该单元具有外壳,外壳将光学传感器封装在远离挡风玻璃的区域,并与车辆的电气系统电连接。此外,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模块连接到外壳,由此,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模块的供电通过光学传感器的电连接进行。还设置有:柔性印刷电路板布置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与机动车辆车窗之间,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到光学传感器的印刷电路板。温度和湿度传感器通过弹簧元件压靠在车辆挡风玻璃上,或者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弹性回复力压靠在车辆挡风玻璃上,因此确保稳定的、非强制的且静止的固定。
从欧洲专利1 700 724B1中已知一种湿度传感器,其包括适于将湿度传感器保持在车辆挡风玻璃或其他类型窗户上的外壳。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湿度传感器和挡风玻璃之间,并在湿度传感器和检测器的其他电路之间建立连接。湿度传感器位于盖子下面,由滑动元件检测。弹簧将滑动元件压靠在挡风玻璃上。
现有技术的湿度传感器的缺点在于,要么需要额外的部件来将湿度传感器附接到车窗上,要么如果湿度传感器被柔性印刷电路板(PCB)的弹性回复力压靠在车窗上,则湿度传感器无法容易地适应车窗和湿度传感器之间的不同距离。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因此基于指示将传感器简单附接至车窗的任务,由此,在不同的安装情况下,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对传感器和车窗之间的不同距离做出反应。
该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在下文中所述的特征来解决。下面的描述中指出了本发明的有利形式。
根据本发明,用于车辆的传感器单元因此被指定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至少检测车窗内侧的湿度和/或温度,传感器单元可以被安装成与车窗内侧接触,传感器单元包括外壳,传感器单元部分地被外壳封装,该外壳包括至少一个在车窗方向上的开口,通过该开口,传感器单元可以压靠在车窗上,传感器单元包括印刷电路板,在传感器单元的安装状态下该印刷电路板压靠在车窗内侧,印刷电路板布置在传感器和车窗之间,印刷电路板是刚挠印刷电路板,该刚挠印刷电路板在至少部分区域中包括弯曲部,该刚挠印刷电路板的弯曲部被布置成产生弹性回复力,该弹性回复力将刚挠印刷电路板压靠在车窗上,其特征在于,该刚挠印刷电路板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固定元件的凹槽,其中该凹槽和固定元件被设计成将刚挠印刷电路板保持在特定形状。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驾驶员辅助系统,其具有用于车辆的传感器单元,以至少检测车窗内侧的湿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指示了一种具有用于车辆的传感器单元的车辆,该传感器单元用于至少检测车窗内侧的湿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光电传感器单元中使用该传感器单元来检测车辆车窗的润湿和/或检测车辆的环境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开关和传感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法雷奥开关和传感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53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