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35489.X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3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爱泽眸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87/00 | 分类号: | C08F287/00;C08F220/06;C08F220/18;C08F222/14;C08F2/48;C08F2/44;C08K5/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董雅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固化 树脂 组合 | ||
提供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在被光照射而固化时,提高从光照射部与遮光部的边界向遮光部内增进的固化性,得到在遮光部内也具有足够的固化宽度的固化体。一种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含有:热塑性弹性体;单官能(甲基)丙烯酸单体;第一光引发剂;第二光引发剂,具有与所述第一光引发剂的吸收光谱的最大波长不同的吸收光谱的最大波长;以及荧光剂,所述第一光引发剂的吸收光谱的最大波长在所述荧光剂的发射光谱的波长范围内,且在相对于所述发射光谱的最大波长的发光强度具有10%以上的发光强度的波长范围内,对于使所述树脂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厚度为200μm的固化体的光线透过率,在所述第一光引发剂的吸收光谱的最大波长下为60%以上,所述光线透过率在365nm下小于6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遮光部固化性优异的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含有由光引发反应的光引发剂。而且,作为光引发剂的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当遇到预定波长的光则产生自由基,由该自由基促进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的固化。因此,在没遇到光的部分,不从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产生自由基,所以在与遇到光的部分相邻的遮光区中,虽然也存在促进固化到自由基消失为止的可能性,但难以使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成为所希望的固化状态。
作为使没有遇到光的部分(以下称为“遮光部”)固化的方法,日本特开2014-095080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内容,除光自由基引发剂以外,添加热自由基引发剂(例如,有机过氧化物等),再进行加热工序,或是进行利用在光自由基反应时产生的反应热的热自由基反应。然而,尤其是在进行加热工序的情况下,存在涂敷了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的基材自身因热而变形的隐患。因此,在使用在低温下产生自由基的热自由基引发剂的情况下,存在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变差的隐患,相反在为了维持保管稳定性而使用在高温下产生自由基的热自由基引发剂的情况下,遮光部的固化费时。
再有,也考虑使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含有具有湿气反应性基的物质来通过湿气进行固化的方法。然而,具有湿气反应性基的物质在材料选择上存在限制,此外,存在制造时以及保存时就固化了的隐患。另外,在使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含有具有环氧基的物质来进行光阳离子固化的方法中,由于在固化时产生酸,因此在涂敷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的周边使用金属材料的情况下,存在金属被腐蚀的隐患。
国际公开第2013/105163号(专利文献2)公开了将吸收紫外线而发光的有机化合物(所谓的荧光剂)和光引发剂组合,并在遮光部能够粘接光学基材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然而,在将吸收紫外线而发光的有机化合物(所谓的荧光剂)和光引发剂的组合的情况下,只能从光照射部与遮光部的边界向遮光部内固化1mm左右。因此,在将该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例如用于安装基板的部件的防湿绝缘保护的情况下,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若涂敷于安装于不透明基材的部件的下方,则存在被该部件遮光的部分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化不充分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950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10516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以往的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在利用光照射而固化时,从光照射部与遮光部的边界朝向遮光部内增进的固化性仍旧不充分。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即,目的在于提供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在通过光照射而固化时,提高从光照射部与遮光部的边界朝向遮光部内增进的固化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地本发明的光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未经积水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5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