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38641.X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5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竣哉;田端正明;魏绫那;松井元;原照雄;寺本圭佑;松永英树;小林浩;天川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50 | 分类号: | H01R4/50;H01R13/11;H01R43/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熊传芳;苏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电线 | ||
一种端子(12),连接于电线(11)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端子(12)具备:端子主体(15),具有夹持电线(11)的夹持部;及滑动部(16),能够沿着上述电线(11)的延伸方向而相对于上述端子主体(15)滑动,上述滑动部(16)具有对上述夹持部朝向上述电线(11)加压的加压部,上述端子主体(15)由折弯状态的金属板材形成,上述夹持部具有朝向上述电线(11)突出且与上述电线(11)接触的保持突起部,上述保持突起部通过将上述金属板材折叠而形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背景技术
以往,在从电线的终端露出的芯线连接有端子的带端子的电线已为人所知。作为这样的端子,例如具备从外侧与从电线的终端露出的芯线压接的压接部。
为了上述的端子压接于电线,例如如以下那样进行。首先,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使预定形状的端子成型。接着,在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一对模具中的位于下侧的下模的载置部载置端子。接着,将从电线的终端露出的芯线与端子的压接部重叠而载置。其后,通过使一对模具的一方或者双方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而在上模的压接部与下模的载置部之间夹着压接部,使压接部压接于电线的芯线。根据以上内容,将端子连接于电线的终端(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07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根据上述技术,需要用于在电线的芯线压接端子的压接部的模具、夹具等比较大规模的设备,因此,需要设备投资,存在制造成本上升这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考虑以下的端子。端子具备:端子主体,具备能够沿着电线的延伸方向变形的夹持部;及滑动部,能够沿着电线的延伸方向而相对于端子主体移动。滑动部具有加压部,上述加压部在电线配设于夹持片的状态下将夹持部按压于上述电线。
为了提高端子与电线的电连接可靠性,考虑在夹持部设置凹凸形状,通过该凹凸形状可靠地夹持电线。但是,由于设置凹凸形状而使端子的制造成本显著增大,从而不优选。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是基于上述那样的状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减少了制造成本的端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是与电线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的端子,具备:端子主体,具有夹持上述电线的夹持部;及滑动部,能够沿着上述电线的延伸方向而相对于上述端子主体滑动,上述滑动部具有对上述夹持部朝向上述电线加压的加压部,上述端子主体由折弯状态的金属板材形成,上述夹持部具有朝向上述电线突出且与上述电线接触的保持突起部,上述保持突起部通过将上述金属板材折叠而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减少端子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带端子的电线的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端子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端子主体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利用夹具将相对于端子主体而配设于预卡定位置的滑动部向前方按压的工序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构成端子主体的金属板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制造端子主体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制造端子主体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制造端子主体的工序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86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
- 下一篇:用于高压燃料泵的滚子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