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套以及齿套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2905.9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5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伊东美咲;铃木宪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乐丽则武齿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C7/08 | 分类号: | A61C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婷;陈浩然 |
地址: | 日本冈山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前齿部形成环状的层叠痕的齿套以及齿套的制造方法。是由层叠塑形装置(30)制造的、以覆盖齿(10)的方式佩戴于口腔内的齿套(齿列矫正用矫正器(20))的制造方法,以在覆盖前齿(中切齿(10a)、侧切齿(10b)、犬齿(10c))的颊侧面(12)的颊侧部(22)不形成环状的层叠痕的方式层叠硬化层(25)而制造齿套(齿列矫正用矫正器(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套以及齿套的制造方法,所述齿套由层叠塑形装置制造,且以覆盖齿的方式佩戴于口腔内。
背景技术
公知有使用层叠塑形装置制造齿套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基于患者的齿列数据而利用3D打印机制作齿科矫正用矫正器的构成。由此,对矫正器直接地进行塑形,无需如现有的矫正器那样地制作阳模,能够缩短工序并降低成本。
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基于患者的齿列数据而由3D打印机制作咬合夹板(bitesplint)的构成。由此,能够得到一种咬合夹板,能够正确地设定颚变形症患者的上下颚骨切除手术后的上颚与下颚的正常的位置关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942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81747号公报。
但是,由3D打印机塑形的塑形物根据塑形方向(层叠方向)而层叠痕的残留方式不同。特别地,在如拱形那样地从大的面到小的面顺次层叠而成的形状时,在完成的塑形物的表面形成年轮那样的环状的层叠痕。该环状的层叠痕在制造齿套形状的塑形物时,必然形成在塑形物的某处。发明者发现,若该环状的层叠痕形成于前齿部,则对审美性有较大损害。
天然齿上几乎没有规则的环状的图案。另一方面,环状的层叠痕容易对光进行漫反射,无法得到天然齿所具有的半透明性。因此,在佩戴环状的层叠痕形成于前齿部的齿套等时会存在异样感。此外,前齿部的审美性会影响容貌。因此,若前齿部的审美性降低,则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幅降低。
但是,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并没有记载由3D打印机制造齿科矫正用矫正器以及咬合夹板的层叠方向(塑形方向)。因此,专利文献1记载的矫正器以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咬合夹板存在会在前齿部形成环状的层叠痕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前齿部的环状的层叠痕的形成的齿套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的齿套的制造方法为由层叠塑形装置制造的以覆盖齿的方式佩戴于口腔内的齿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齿套以在覆盖前齿的颊侧面的颊侧部不形成环状的层叠痕的方式将硬化层层叠而制造。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的齿套以覆盖齿的方式佩戴于口腔内,其特征在于,在覆盖前齿的颊侧面的颊侧部不存在环状的层叠痕。
这样地构成的本发明的齿套以及齿套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在前齿部形成环状的层叠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齿列矫正用矫正器和下颚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实施例1的齿列矫正用矫正器在三维数据中佩戴于矫正目标位置的齿模型的状态的臼齿的截面图。
图3是说明实施例1的齿列矫正用矫正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实施例1的层叠塑形工序的图。
图5是说明实施例1的层叠塑形工序的图。
图6是说明实施例1的层叠塑形工序的图。
图7是表示由实施例1的层叠塑形工序制作的塑形物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以角度θ=0°对齿列矫正用矫正器塑形时的前齿部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乐丽则武齿科株式会社,未经可乐丽则武齿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2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