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散性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3224.4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相虎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47/52;A61K47/6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崔兰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性 锌酞菁 二氧化硅 纳米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高分散性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向模板剂混合醇溶液而制造出包含纳米管模板的纳米管溶液的第一步骤;
通过向所述纳米管溶液添加锌酞菁溶液并进行搅拌分散而制造出锌酞菁络合物结合到纳米管模板内的锌酞菁-纳米管溶液的第二步骤;
通过向所述锌酞菁-纳米管溶液添加二氧化硅前驱体并进行搅拌硅化而制造出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溶液的第三步骤;以及,
通过对所述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溶液进行过滤以及干燥而制造出以疏水性的锌酞菁被吸附到形成有30~50nm大小细孔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内的状态分散的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粉末的第四步骤;
锌酞菁借助于二氧化硅纳米管分散到水溶液内且具有分散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散性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步骤中的模板剂,
是由具有碳数量为8至18的烷基的甘氨酰基烷基酰胺构成的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散性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步骤中的二氧化硅前驱体,
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丙酯、正硅酸丁酯、正硅酸戊酯、四(甲基乙基酮氧基)硅烷、乙烯基氧基硅烷、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以及甲基氧基硅烷中的某一个以上。
4.一种高分散性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其特征在于: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某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5.一种高分散性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其特征在于:
作为包含锌酞菁、模板剂以及二氧化硅的高分散性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
二氧化硅纳米管为二氧化硅结合到模板剂的形态,
而锌酞菁被吸附到二氧化硅纳米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分散性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板剂,
是由具有碳数量为8至18的烷基的甘氨酰基烷基酰胺构成的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分散性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硅,
源自于二氧化硅前驱体即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丙酯、正硅酸丁酯、正硅酸戊酯、四(甲基乙基酮氧基)硅烷、乙烯基氧基硅烷、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以及甲基氧基硅烷中的某一个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分散性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其特征在于:
二氧化硅纳米管,形成有30~50nm大小的细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分散性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其特征在于:
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的BET表面积为250至400m2/g。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分散性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孔的细孔体积为0.9至1.1cm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相虎,未经李相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32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测性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通过靶向体内表观遗传阻遏实现的持久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