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材的接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44404.4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7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今村美速;今井智惠子;北泽敏明;增泽久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23K20/02 | 分类号: | B23K20/02;B23K20/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方法 | ||
在第一夹具和与第一夹具对置配置且具有供液口的第二夹具之间划分出的内部空间中,沿着第一夹具配置第一铝延展材料。将铝熔液从供液口朝向第一铝延展材料加压注入,使铝熔液与第一铝延展材料的表面发生碰撞,从而将第一铝延展材料的与铝熔液碰撞的位置下挖。使铝熔液与第一铝延展材料的因下挖而被去除的部分一起沿着碰撞位置周围的第一铝延展材料的表面向内部空间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材的接合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对多个金属材料进行面接合的技术,存在包层轧制。包层轧制是利用轧制辊将多个金属材料压下而使金属材料彼此在热态或冷态下进行压接的技术。在包层轧制中,氧化覆膜由于压接面的变形而被破坏,因此即使是铝合金等的、容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覆膜的材料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压接面。
在利用这样的包层轧制对金属材料进行压接的情况下,为了可靠地破坏氧化覆膜而需要提高压下率,有时也需要进行多次轧制。因此,提出一种技术,通过在多个金属材料之间配置中间层,将中间层的一部分液相化并进行轧制来降低压下率(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651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这些技术只能进行平坦的板的接合,接合体也必然成为板状,因此无法采用机动车部件的冲压成型品等的具有三维形状的构件的接合。
然而,作为不受形状制约地对具有各种形状的构件进行面接合的技术,考虑钎焊接合、固相扩散接合。对于钎焊而言,需要在接合面整体没有遗漏地扩展钎料,因此施工困难,并且需要准备专用的钎料、热处理炉。另外,对于固相扩散接合技术而言,由于氧化覆膜会阻挡由扩散引起的原子的移动,因此该技术无法应用在铝合金这样的容易形成氧化覆膜的金属材料中。
并且,近年来,作为代替钢材的轻量的结构材料,正在积极地进行铝材的应用。对于该铝材,实现比上述的面接合技术的情况更高的接合强度的期望较高。例如,虽然通过在接合面设置突起部就能够抑制接合面处的滑动从而提高接合强度,但加工变得繁杂,在施工性、成本方面问题较多。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材的接合方法,即使在使容易产生氧化覆膜的铝材成为复杂的三维形状并对其进行接合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使加工变得繁杂地提高接合强度。另外,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材的接合方法,使接合的金属材料形状具有自由度,即使在具有牢固的氧化覆膜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良好的接合。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由下述的结构构成。
(1)一种铝材的接合方法,其中,
所述铝材的接合方法依次实施如下工序:
在第一夹具和与所述第一夹具对置配置且具有供液口的第二夹具之间划分出的内部空间中,沿着所述第一夹具配置第一铝延展材料的工序;
将铝熔液从所述供液口朝向所述第一铝延展材料加压注入,使所述铝熔液与所述第一铝延展材料的表面发生碰撞,从而将所述第一铝延展材料的与所述铝熔液碰撞的碰撞位置下挖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铝熔液与所述第一铝延展材料的因下挖而被去除的部分一起沿着所述碰撞位置周围的所述第一铝延展材料的表面向所述内部空间流动的工序。
(2)一种铝材的接合方法,其中,
所述铝材的接合方法依次实施如下工序:
在第一夹具和与所述第一夹具对置配置且具有供液口的第二夹具之间划分出的内部空间中,沿着所述第一夹具配置第一铝延展材料,并以与所述第一铝延展材料分离的方式沿着所述第二夹具配置第二铝延展材料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4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传递机构以及车辆
- 下一篇:通过运动预测进行误差和完整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