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理装置以及车辆用电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5576.3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7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辉;松田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8/12;B60L58/16;G01R31/367;G01R31/382;H01M10/42;H01M10/48;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柯瑞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装置 以及 车辆 用电 系统 | ||
在扩大二次电池的SOC(State OfCharge,荷电状态)的使用范围时,提高SOC的使用范围的上限值或降低下限值,来扩大SOC的使用范围。根据规定了与二次电池的SOC的使用范围和C率相应的循环劣化速度的循环劣化特性和规定了与二次电池的SOC和温度相应的保存劣化速度的保存劣化特性的至少一方、和基于二次电池的使用历史记录的二次电池的代表性的使用条件,来按照让二次电池的劣化速度的上升量少的方式,决定是提高SOC的使用范围的上限值还是降低下限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理二次电池的管理装置以及车辆用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混合动力车(HV)、插电混合动力车(PHV)、电动汽车(EV)不断普及。在这些电动车辆搭载有二次电池作为关键设备。
在搭载于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中,为了劣化抑制,多数情况下对SOC(StateOfCharge,荷电状态)的使用范围设置限制(例如限制在20~80%)。若由于二次电池的劣化而二次电池的满充电容量减少,就会发生电池容量不足以行驶需要的距离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需要重新审视SOC的使用范围,来扩大SOC的使用范围。但有时会由于SOC的使用范围的扩大而加速劣化的进展速度。
针对此,提出如下手法:估计二次电池的劣化度,将二次电池的劣化度作为补正因素来调整SOC的使用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例如提出如下手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根据二次电池的使用历史记录来估计二次电池的劣化度,在估计出劣化度低于事前设定的劣化度的情况下,使SOC的使用范围的上限值上升。此外,提出如下手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根据二次电池的使用历史记录来估计二次电池的移位损耗(shift loss),根据估计出的移位损耗来计算正极的下限电压的变化量,对应于计算出的正极的下限电压的变化量来使SOC的使用范围的下限值减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8-29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16-1673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不管哪种手法,都是以行驶性能优先、且在二次电池的劣化抑制的观点下并不充分的控制。
本公开鉴于状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确保需要的容量并最佳地抑制二次电池的劣化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某方式的管理装置具备:测定部,其测定二次电池的电流、温度的至少一者;保持部,其将由测定部测定的值作为二次电池的使用历史记录进行蓄积;和控制部,其在扩大二次电池的SOC的使用范围时,提高SOC的使用范围的上限值或降低下限值,来扩大SOC的使用范围。控制部根据规定了与二次电池的SOC的使用范围和C率相应的循环劣化速度的循环劣化特性和规定了与二次电池的SOC和温度相应的保存劣化速度的保存劣化特性的至少一方、和基于二次电池的使用历史记录的二次电池的代表性的使用条件,按照让二次电池的劣化速度的上升量少的方式,来决定是提高SOC的使用范围的上限值还是降低下限值。
另外,将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的组合、本公开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变换而得到的方案,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是有效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确保需要的容量并最佳地抑制二次电池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车辆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电动车辆的电源系统的详细的结构的图。
图3的(a)-(b)是表示循环劣化特性图的一例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55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器
- 下一篇:用于杀真菌剂的高扩散性ULV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