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指定有效载荷容器类型通过控制平面在通信系统中进行用户数据传送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8537.9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0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J·J-N·刘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0 | 分类号: | H04W76/10;H04W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王珺;段丹辉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指定 有效 载荷 容器 类型 通过 控制 平面 通信 系统 进行 用户 数据 传送 | ||
提供了通过控制平面在通信系统中进行用户数据传送的改进技术。例如,一种方法包括确定要通过控制平面在用户设备与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网络实体之间传输的用户数据的大小。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要传输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所述大小至少低于小数据传送阈值,生成控制平面消息,所述控制平面消息包括要通过所述控制平面在用于用户数据传送的小数据容器中传输的用户数据。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通信系统的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实体之间传输生成的控制平面消息。
技术领域
本技术领域总体上涉及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但非排他地,涉及此类系统中的控制平面通信。
背景技术
本部分介绍了可能有助于促进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面。因此,本部分的陈述应从这种角度来阅读,而不应被理解为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容或对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的内容的承认。
第四代(4G)无线移动电信技术,也被称作长期演进(LTE)技术,被设计为以高数据速率提供高容量移动多媒体,特别是针对人际互动。下一代或第五代(5G)技术意欲不仅用于人际互动,而且还用于所谓的物联网(IoT)网络中的机器类型通信。
虽然5G网络意欲实现大规模IoT服务(例如,极大量的有限容量装置)和关键任务IoT服务(例如,要求高可靠性),但是以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服务的形式来支持对传统移动通信服务的改进,从而为移动装置提供改进的无线互联网访问。
在示例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5G网络中的5G UE,或更广泛地说,UE)诸如移动终端(订户)通过空中接口与在5G网络中被称作gNB的基站或接入点通信。接入点(例如,gNB)说明性地是所述通信系统的接入网络的部分。例如,在5G网络中,接入网络被称作5G系统,并且在标题为“技术规范组服务和系统方面;5G系统的系统架构(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System Architecture for the5G System)”的5G技术规范(TS)23.501,V16.0.2中进行了描述,所述技术规范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中。大体上,接入点(例如,gNB)使UE能够访问核心网络(CN),所述核心网络随后使UE能够访问其它UE和/或数据网络,诸如分组数据网络(例如,互联网)。
TS 23.501继续定义了5G基于服务的架构(SBA),所述架构将服务建模为网络功能(NF),所述NF使用代表性状态传输应用程序编程接口(Restful API)彼此通信。
此外,标题为“技术规范组服务和系统方面;5G系统的安全架构和程序(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Security Architecture andProcedures for the 5G System)”的5G技术规范(TS)33.501,V15.4.0进一步描述了与5G网络相关联的安全管理细节,所述技术规范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中。
在任何通信系统中,网络性能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例如,对核心网络从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控制平面消息的处理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然而,此类通信的管理在现有5G方法中提出了若干挑战。
发明内容
说明性实施方案提供使用指定有效载荷容器类型通过控制平面在通信系统中进行用户数据传送的改进技术。
例如,在一个说明性实施方案中,一种方法包括确定要通过控制平面从用户设备传输至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网络实体的用户数据的大小。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要传输的用户数据的大小至少低于小数据传送阈值,生成控制平面消息,所述控制平面消息包括要通过控制平面在专用于小用户数据传送的有效载荷容器(以下简称小数据容器)中传输的用户数据。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生成的控制平面消息从用户设备传输至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网络实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8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