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以及粘接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8682.7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0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种村淳美;小法师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AL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11/04 | 分类号: | C09J11/04;C09J11/06;C08F212/08;C08F226/06;C08F236/06;C09J109/08;C09J109/10;C09J16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葛臻翼;董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接剂用 共聚物 胶乳 以及 粘接剂 组合 | ||
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含有共聚物胶乳(A)和共聚物胶乳(B)。共聚物胶乳(A)是含有35质量%以上75质量%以下的丁二烯单体、10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的乙烯基吡啶单体、10质量%以上55质量%以下的苯乙烯单体的单体组合物(a)的乳液聚合物。共聚物胶乳(B)是含有3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的丁二烯单体的单体组合物(b)的乳液聚合物。相对于共聚物胶乳(A)的固体成分和共聚物胶乳(B)的固体成分的总量的共聚物胶乳(B)的固体成分的比例高于15质量%且在50质量%以下,共聚物胶乳(B)的个数基准的平均粒径在150nm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以及粘接剂组合物,详细地涉及粘接橡胶和纤维的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以及含有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的粘接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包含共聚物胶乳(A)50~90质量%、和共聚物胶乳(B)10~50质量%的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
共聚物胶乳(A)由将包含丁二烯类单体35~75质量%、乙烯基吡啶类单体10~30质量%以及苯乙烯类单体10~55质量%的单体组合物(a)乳液聚合而得。共聚物胶乳(B)由将包含丁二烯类单体3~25质量%、乙烯基吡啶类单体0~5质量%、苯乙烯类单体55~97质量%、乙烯类不饱和羧酸0~10质量%、以及能够共聚的其它单体0~20质量%的单体组合物(B)乳液聚合而得(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1020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难以兼顾初期粘接力和耐热粘接力。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意图兼顾初期粘接力和耐热粘接力的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以及粘接剂组合物。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1]包括一种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其包含作为含有35质量%以上75质量%以下的丁二烯单体、和10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的乙烯基吡啶单体、和10质量%以上55质量%以下的苯乙烯单体的单体组合物(a)的乳液聚合物的共聚物胶乳(A)以及作为含有3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的上述丁二烯单体的单体组合物(b)的乳液聚合物的共聚物胶乳(B),相对于上述共聚物胶乳(A)的固体成分和上述共聚物胶乳(B)的固体成分的总量的上述共聚物胶乳(B)的固体成分的比例高于15质量%且在50质量%以下,上述共聚物胶乳(B)中的胶乳粒子的个数基准的平均粒径在150nm以上。
本发明[2]包括上述[1]的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其中,上述单体组合物(b)进一步含有50质量%以上85质量%以下的上述苯乙烯单体。
本发明[3]包括上述[1]或[2]的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其中,进一步含有碳酸钙。
本发明[4]包括上述[1]~[3]中任一项的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其中,进一步含有蜡乳液类消泡剂以及矿物油类消泡剂的至少任一方。
本发明[5]包括上述[1]~[4]中任一项的粘接剂用共聚物胶乳,其中,进一步含有具有聚氧化烯基的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6]包括一种粘接剂组合物,其包含作为含有35质量%以上75质量%以下的丁二烯单体、和10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的乙烯基吡啶单体、和10质量%以上55质量%以下的苯乙烯单体的单体组合物(a)的乳液聚合物的共聚物胶乳(A),和作为含有3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的上述丁二烯单体的单体组合物(b)的乳液聚合物的共聚物胶乳(B),和间苯二酚-福尔马林树脂,相对于上述共聚物胶乳(A)的固体成分和上述共聚物胶乳(B)的固体成分的总量的上述共聚物胶乳(B)的固体成分的比例高于15质量%且在50质量%以下,上述共聚物胶乳(B)中的胶乳粒子的个数基准的平均粒径在150n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AL株式会社,未经日本AL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8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模块
- 下一篇:阴离子交换-疏水混合模式色谱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