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测癌症患者的预后的方法、预测抗癌疗法的有效性的方法和选择适合癌症患者的疗法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50358.9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6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萩原圭祐;大佐贺智;池田宣之;高杉谕;芦田欣也;中村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明治;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66 | 分类号: | G01N33/66;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测 癌症 患者 预后 方法 抗癌 疗法 有效性 选择 适合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预测癌症患者的预后的方法。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癌症患者的预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由癌症患者的营养状态的指标、糖代谢状态的指标和炎症状态的指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指标作为预后的指标。营养状态的指标优选为白蛋白血液浓度,糖代谢状态的指标优选为葡萄糖血液浓度,炎症状态的指标优选为CRP血液浓度。
相关申请的参照
本申请享有作为在先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127042(申请日:2019年7月8日)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成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测癌症患者的预后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预测抗癌疗法对癌症患者的有效性的方法、及选择适合癌症患者的疗法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预测生酮饮食疗法中的癌症患者的预后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预测生酮饮食疗法对癌症患者的有效性的方法、及选择生酮饮食疗法中的适合癌症患者的疗法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饮食习惯的欧美化,代替胃癌,在欧美常见的大肠癌、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在不断增加。通过早期发现而能够切除的胃癌、大肠癌等癌症种类的情况下,患者的生命预后正得到改善,但作为难治性癌症的胰腺癌、骨肉瘤等通常难以早期发现,临床上的对应存在重大课题。现有的癌症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化学疗法和放射线治疗,化学疗法对肺癌、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并不能说充分。因此,还需要开发对癌症患者有效的疗法,尤其强烈需要针对难治性癌症患者的新型疗法。
另外,酮体是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丙酮的总称,在生物体内于肝脏内通过脂肪酸的β氧化而合成。人体在禁食状态、由于长时间运动而导致葡萄糖供给不足时,会分解脂肪并由脂肪酸产生酮体,将其作为能量源(非专利文献1)。作为旨在使体内产生大量酮体的饮食,作为高脂低糖饮食的生酮饮食一直是已知的,摄取生酮饮食会使血液中的酮体浓度升高。虽然此前报道了生酮饮食疗法对癌症的治疗有效(专利文献1),但尚不存在能够预测生酮饮食疗法对癌症患者的效果的简便的指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38101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Vidali S,et al.,Int J Biochem Cell Biol.63,55-59(201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癌症患者预测预后的方法、及预测抗癌疗法对癌症患者的有效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选择适合癌症患者的疗法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对实施生酮饮食疗法的癌症患者预测预后的方法、及预测生酮饮食疗法对该患者的有效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选择生酮饮食疗法中的适合癌症患者的疗法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此次对癌症患者的与营养状态、糖代谢状态和炎症状态相关的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使用这些指标能够预测癌症患者的预后,并且能够预测抗癌疗法对癌症患者的效果,进而能够选择适合癌症患者的疗法。本发明人等还发现:对于实施了控制糖类的高脂肪饮食疗法的晚期癌症患者而言,使用血白蛋白浓度、血糖值和血CRP浓度作为指标能够预测癌症患者的预后,并且能够预测生酮饮食疗法对癌症患者的效果,进而能够对于癌症患者选择疗法。本发明基于这些见解。
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发明。
[1]一种预测癌症患者的预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由癌症患者的营养状态的指标、糖代谢状态的指标和炎症状态的指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指标作为预后的指标。
[2]一种预测抗癌疗法对癌症患者的有效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由癌症患者的营养状态的指标、糖代谢状态的指标和炎症状态的指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指标作为抗癌疗法对癌症患者的有效性的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明治;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未经株式会社明治;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0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链路通信
- 下一篇:用于采用移动设备检测认知衰退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