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反应器后改性控制EPDM中的长链支化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50941.X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7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S·S·巴韦斯卡尔;李光明;T·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28 | 分类号: | C08J3/28;C08L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徐舒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反应器 改性 控制 epdm 中的 长链支化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提供门尼粘度(在125℃下的ML(1+4))小于100门尼单位(MU)的纯乙烯/丙烯/非共轭多烯三元共聚物(n‑三元共聚物)。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n‑三元共聚物暴露于剂量为0.2兆拉德(MRad)至1.3MRad的电子束辐射。所述方法包括形成门尼粘度(在125℃下的ML(1+4))为25MU至135MU的支化的乙烯/丙烯/非共轭多烯三元共聚物(b‑三元共聚物)。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包括长链支化(LCB)的分子架构的乙烯-丙烯-二烯单体三元共聚物(EPDM)。LCB将侧链引入到EPDM的主链中,显著改变了EPDM的流变特性和物理特性,例如,EPDM的弹性和剪切稀化特征随着LCB的增加而增加。与非支化EPDM相比,高LCB EPDM的益处包括降低的冷流、更高的生强度、在中空部件挤出期间更高的抗塌陷性、更好的发泡性、更快的挤出速率、更快的混合、更低的密炼机能耗、更高的填充剂负载量和减少的熔体破裂。
聚合中使用的催化剂的选择和聚合工艺条件提供了调适EPDM架构中LCB水平的方法。在聚合过程期间齐格勒纳塔(Ziegler Natta,Z-N)催化剂(例如,基于钛的催化剂或基于钒的催化剂)可以将LCB引入到EPDM中。然而,LCB的程度难以控制,例如,Z-N聚合过程易于形成导致凝胶形成的不合需要的交联EPDM。Z-N聚合过程还产生具有宽组成分布和宽分子量分布的EPDM。
茂金属催化剂(例如,基于锆的催化剂)在溶液聚合过程中产生EPDM。与Z-N催化的EPDM相比,茂金属催化剂通常产生具有更均匀的组成分布、更窄的MWD和更线性的分子架构的EPDM。然而,与Z-N催化的EPDM相比,茂金属催化剂通常产生低水平的LCB。
因此,本领域认识到需要高LCB EPDM。本领域进一步认识到需要增加茂金属催化的EPDM中的LCB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一种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括提供门尼粘度(在125℃下的ML(1+4))小于100门尼单位(MU)的纯乙烯/丙烯/非共轭多烯三元共聚物(n-三元共聚物)。方法包括将n-三元共聚物暴露于剂量为0.2兆拉德(MRad)至1.3MRad的电子束辐射。方法包括形成门尼粘度(在125℃下的ML(1+4))为25MU至135MU的支化的乙烯/丙烯/非共轭多烯三元共聚物(b-三元共聚物)。
本文还公开组合物。在一个实施例中,组合物包括支化的乙烯/丙烯/非共轭多烯三元共聚物(b-三元共聚物),其包含:(A)35MU至120MU的门尼粘度(在125℃下ML 1+4);(B)55至110的流变比;和(C)20°至39°的相角δ。
定义
本文中对元素周期表的所有提及应是指由CRC出版有限公司(CRC Press,Inc.)于2003年出版并享有版权的元素周期表。而且,对一个或多个族的任何提及应为使用IUPAC体系对族进行编号的这种元素周期表中反映的一个或多个族。
出于美国专利实践的目的,任何引用的专利、专利申请或出版物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或通过引用并入其等效的美国版本),特别是关于定义的公开(在不与本公开中具体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的程度上)和本领域的通常知识。
本文中所公开的数值范围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的所有值并且包括下限值和上限值。对于含有明确值(例如,1或2或3到5或6或7)的范围,包括任何两个明确值之间的任何子范围(例如,1到2;2到6;5到7;3到7;5到6;等)。
除非相反地说明、由上下文暗示或在本领域中惯用,否则所有份数和百分比都按重量计,并且所有测试方法都为截至本公开的提交日的现行方法。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组合物”是指构成组合物的材料以及由所述组合物的材料形成的反应产物和分解产物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0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