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和验证层2持续下行链路最大数据速率解码性能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51140.5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V·巴拉苏布拉曼尼亚安;S·卡纳马拉普迪;P·萨盖尼·高达;Y·图格纳瓦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 | 分类号: | H04L1/24;H04L1/18;H04L43/50;H04W24/10;H04L43/0829;H04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验证 持续 下行 最大 数据 速率 解码 性能 | ||
用于验证用户装备(UE)设备层2持续下行链路最大数据速率解码性能的测试实体可以向UE设备发送请求仅下行链路测试模式的激活的非接入层消息,向UE设备发送第一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状态请求,在测量间隔期间向UE设备发送下行链路PDCP分组,从UE设备接收物理层(PHY)混合确认请求(HARQ)确认(ACK)或非确认(NACK)并基于接收的PHY HARQ ACK/NACK确定预期丢失的层1分组,在测量间隔之后向UE设备发送第二PDCP状态请求,从UE设备接收PDCP状态报告,以及从接收的PDCP状态报告中包括的第一丢失计数(FMC)值或位图确定丢失的层2分组。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7月15日提交的题为“Measuring and Verifying Layer 2Sustained Downlink Maximum Data Rate Decoding Performance”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874,428号和于2019年7月18日提交的题为“Measuring and Verifying Layer 2Sustained Downlink Maximum Data Rate Decoding Performance”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875,769号的优先权,其两者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5G新无线电(NR)和其他最近开发的通信技术允许无线设备以比几年前可用的数据速率高出几个数量级的数据速率(例如,以每秒千兆比特等)来传送信息。今天的通信网络也较安全,对多径衰落有弹性,允许较低的网络流量时延,提供较好的通信效率(例如,在每单位带宽使用的每秒比特等方面)。这些和其他最近的改进促进了物联网(IOT)、大规模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系统、自动驾驶汽车和其他依赖于一致和安全通信的技术的出现。因此,数十亿移动和资源受限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手表、智能电器、自动驾驶车辆等)现在使用互联网协议(IP)和蜂窝通信网络来传送关键和平凡的信息。为了有资格连接到新的通信网络,设备制造方必须证明无线通信设备的性能满足技术标准。这样的证明是由测试设备使用测试设备(在此称为测试实体)执行能够测量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种性能特性的测试过程来提供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包括由测试实体中的处理器执行的方法,该方法用于验证用户装备(UE)无线通信设备的层2(数据链路层)持续下行链路最大数据速率解码性能。各个方面可以包括:向用户装备设备发送非接入层(NAS)信令消息,该非接入层信令消息请求激活仅下行链路测试模式,向用户装备设备发送第一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状态请求,在向用户装备设备发送第一PDCP状态请求之后,在测量间隔期间向用户装备设备发送下行链路PDCP分组,从用户装备设备接收物理层(PHY)混合确认请求(HARQ)确认(ACK)或非确认(NACK)并基于接收的PHY HARQ ACK/NACK中包括的信息确定预期丢失的层1分组,在测量间隔之后向用户装备设备发送第二PDCP状态请求,响应于第二PDCP状态请求从用户装备设备接收PDCP状态报告,以及从接收的PDCP状态报告中包含的第一丢失计数(FMC)值或位图确定丢失的层2分组。
一些方面可以包括放弃配置与仅下行链路测试模式相关联的T-重排序定时器(并且当T-重排序未由测试实体配置时,UE可以在内部将T-重排序设置为值无穷大)。在一些方面,向用户装备设备发送请求仅下行链路测试模式的激活的NAS信令消息可以包括:发送请求新的测试模式的激活的NAS信令消息,该新测试模式不在上行链路中将数据环回到测试实体。在一些方面,向用户装备设备发送请求仅下行链路测试模式的激活的NAS信令消息可以包括:发送请求修改的测试模式的激活的NAS信令消息,该修改的测试模式不在上行链路中将数据环回到测试实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1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