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副垫片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带副垫片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装置以及副垫片基材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51741.6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7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柳沢畅生;高木善则;冈田广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
主分类号: | H01M8/0273 | 分类号: | H01M8/0273;H01M8/100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向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片 电极 接合 制造 方法 装置 以及 基材 | ||
1.一种带副垫片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工序(a),准备依次具有长条带状的第一背板、长条带状的电解质膜、设置在所述电解质膜的表面的一部分的第一催化剂层的电极层基材;
工序(b),准备依次具有长条带状的第二背板、副垫片膜和覆盖膜的副垫片基材;
工序(c),沿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对应的对应区域,在所述副垫片基材设置从所述覆盖膜的表面起到达所述第二背板的厚度方向中间部为止的切断部;
工序(d),从通过所述工序(c)设置了所述切断部的所述副垫片基材剥离所述覆盖膜中的除所述对应区域以外的非对应区域;以及
工序(e),将通过所述工序(d)残存在所述副垫片基材的所述覆盖膜的所述对应区域与所述电极层基材的所述第一催化剂层对准,得到所述电极层基材和所述副垫片基材的贴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副垫片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括:
工序(f),从通过所述工序(e)得到的所述贴合体剥离所述第一背板,得到带副垫片的接合体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副垫片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括:
工序(g),将通过所述工序(f)得到的所述带副垫片的接合体片材卷取成辊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副垫片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括:
(h)工序,从通过所述工序(f)得到的所述带副垫片的接合体片材剥离所述第二背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副垫片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电极层基材还包括第二催化剂层,
所述第二催化剂层设置在所述电解质膜中的所述第一背板侧的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在厚度方向上重叠。
6.一种带副垫片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装置,其中,具备:
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电极层基材,所述电极层基材依次具有长条带状的第一背板、长条带状的电解质膜、设置在所述电解质膜的表面的一部分的第一催化剂层;
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副垫片基材,所述副垫片基材具有长条带状的第二背板、副垫片膜和覆盖膜;
半切部,沿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对应的对应区域,在所述副垫片基材设置从所述覆盖膜的表面起到达所述第二背板的厚度方向中间部为止的切断部;
剥离部,从设置了所述切断部的所述副垫片基材剥离所述覆盖膜中的除所述对应区域以外的非对应区域;
贴付机构,将通过所述剥离部残存在所述副垫片基材的所述覆盖膜的所述对应区域与所述电极层基材的所述第一催化剂层对准,将所述电极层基材和所述副垫片基材贴合。
7.一种副垫片基材,贴合到在燃料电池中使用的膜电极接合体,依次具备:长条带状的第二背板;
副垫片膜;以及
覆盖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未经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17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