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54128.X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P·莱因霍尔德;A·阿莱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森冷却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60 | 分类号: | F03D8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马利蓉;吴鹏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涡轮机 冷却系统 | ||
1.一种构造成冷却风力涡轮机(100)的部件(12)的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所述风力涡轮机具有机舱(101),所述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包括
-构造成在冷却回路(11)中循环的冷却介质,所述冷却回路(11)将所述部件(12)和冷却装置(10)流体连接,
-所述冷却装置(10)布置在所述机舱(101)的外表面上并且暴露于环境条件,例如所述机舱(101)外部的风流和环境空气温度,
-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冷却装置(10)中由经过所述冷却装置(10)的风流冷却,
-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冷却装置(10)循环到所述部件(12),
其中,第一变温区段(14)在所述冷却装置(10)上游与冷却回路(11)流体连接,所述第一变温区段(14)构造成加热进入所述冷却装置(10)之前的所述冷却介质,并且
第二变温区段(15)在所述冷却装置(10)下游与冷却回路(11)流体连接,所述第二变温区段(15)构造成在所述冷却介质已离开所述冷却装置(10)之后冷却所述冷却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其中,所述第一变温区段(14)和所述第二变温区段(15)被集成到变温装置(2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或2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其中,所述第一变温区段(14)和所述第二变温区段(15)操作性地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进一步包括构造成将所述部件与所述冷却装置(10)和/或所述第一变温区段(14)流体连接的第一阀单元(16)。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进一步包括构造成将所述冷却装置(10)与所述部件和/或所述第二变温区段(15)流体连接的第二阀单元(20)。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进一步包括用于测量环境空气温度的环境空气温度传感器(25)和/或构造成测量所述冷却装置下游的冷却介质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进一步包括构造成测量所述部件(12)下游的冷却介质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24),所述控制单元(24)与所述第一变温区段(14)、所述第二变温区段(15)、所述环境空气温度传感器(25)、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阀单元(16)和/或所述第二阀单元(20)操作性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其中,所述控制单元(24)构造成关于测定的环境空气温度改变所述冷却装置(10)上游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使得所述冷却装置(10)上游的冷却介质温度高于环境空气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其中,所述变温装置(26)是制冷系统,例如制冷装置(27)。
11.根据权利要求2和/或10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其中,温度水平对应于借助于压缩机(28)在所述变温装置(26)中提供的工作介质经历相变的压力水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系统(110),其中,来自所述冷却装置(10)的冷却介质经由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变温区段(15)流体连接,使得所述冷却介质能够在它到达所述部件(12)之前被进一步冷却至较低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森冷却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未经尼森冷却解决方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41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