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粘接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偏光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56610.7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7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道下空;品川雅;糸永果令;近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1/14;G02F1/1335;H01L27/32;C09J7/50;C09J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粘接 薄膜 及其 制造 方法 偏光 以及 图像 显示装置 | ||
易粘接薄膜(1)在透明薄膜基材(11)的表面具备易粘接层(15)。易粘接层(15)含有粘结剂树脂和微粒。易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120~260nm,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优选为易粘接层的厚度的0.1~0.9倍。可以通过将包含粘结剂树脂或其前体物质、微粒、碱成分以及溶剂的易粘接组合物涂布在透明薄膜基材上并加热而形成易粘接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透明薄膜基材的表面具备易粘接层的易粘接薄膜及其制造方法。进而,本发明涉及在偏振片的表面贴合有易粘接薄膜的偏光板、以及具备该偏光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可移动设备、汽车导航装置、个人计算机用显示器、电视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广泛使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从其显示原理来看,在液晶单元的辨识侧表面配置有偏光板。在透射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液晶单元的双面配置有偏光板。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为了抑制外部光被金属电极(阴极)反射而被辨识为镜面,有时在辨识侧表面配置有圆偏光板(典型而言,为偏光板与1/4波长板的层叠体)。
偏光板通常在偏光件的单面或双面具备以保护偏光件等为目的的透明薄膜(偏光件保护薄膜)。作为偏光件,广泛使用使聚乙烯醇(PVA)系薄膜吸附碘并通过拉伸等使分子进行了取向的偏光件。
作为贴合在偏光件表面的偏光件保护薄膜,由于与PVA系偏光件的粘接性优异而广泛使用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薄膜。作为透明保护薄膜,也开始使用由丙烯酸系、聚酯、聚碳酸酯、环状聚烯烃等树脂材料形成的薄膜。由这些树脂材料形成的薄膜与纤维素系薄膜相比透湿低,在偏光件的表面贴合有低透湿树脂薄膜的偏光板即使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湿环境中的情况下光学特性的变化也小,有耐久性优异的倾向。
另一方面,由丙烯酸系、聚酯、聚碳酸酯、环状聚烯烃等树脂材料形成的薄膜与纤维素系薄膜相比,有与PVA系偏光件的粘接性低的倾向。因此,提出了在作为偏光件保护薄膜使用的透明薄膜的表面设置易粘接层来提高与偏光件的粘接性的方法。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丙烯酸系薄膜的表面设置包含微粒和粘结剂树脂的易粘接层而得到的易粘接薄膜与偏光件的粘接性优异,并且能够抑制将薄膜卷取成卷状时的粘连。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将在丙烯酸系薄膜的表面具备氨基甲酸酯易粘接层的易粘接薄膜作为偏光件保护薄膜使用的例子,所述氨基甲酸酯易粘接层包含1~7重量%的平均一次粒径35nm的二氧化硅颗粒,平均厚度为400nm(厚度范围300~500nm)。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易粘接层所含的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大于200nm时,耐粘连性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354733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327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大型化、高亮度化的推进中,对于构成图像显示装置的偏光板,要求在更严苛的环境(例如更高温、高湿度的条件)下光学特性的变化也小。对于使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易粘接薄膜作为偏光件保护薄膜的偏光板,偏光件与偏光件保护薄膜的粘接性优异,粘接可靠性也高。但是,新发现了如下的课题:使用这些易粘接薄膜作为偏光件保护薄膜的偏光板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湿度环境中时,有时会产生不均,并导致显示特性降低。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粘接薄膜,其与偏光件等的粘接性优异,不易产生粘连,且即使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不均等光学坏点。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研究的结果发现,出于提高微粒的分散性等目的而添加在易粘接组合物中的氨、胺等碱成分残留于易粘接层中是加湿环境下的耐久性降低的一个原因,通过使易粘接层中的残留碱量为规定范围,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6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UWB天线的位置测量装置
- 下一篇:阴茎假体锚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