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超融合基础架构中为数据重新同步/重构确保足够的可用存储容量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56825.9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2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D·埃平;C·霍根;F·丹内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睿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高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基础 架构 数据 重新 同步 确保 足够 可用 存储容量 | ||
提供了用于在超融合基础架构(HCI)部署的集群中确保用于数据重新同步或数据重构的足够可用的存储容量的技术。在一组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可接收在集群上提供或重新配置对象的请求。计算机系统可进一步计算集群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主机系统的一个或更多个存储容量预留,其中一个或更多个存储容量预留指示分别在一个或更多个主机系统上预留以便确保在主机系统故障或维护事件的情况下成功的数据重新同步或数据重构的一个或更多个本地存储容量的量。如果对象在集群上的放置将导致与一个或更多个存储容量预留冲突,则计算机系统可拒绝提供或重新配置对象的请求。
要求VMware公司于2019年8月23日提交的题为“在超融合基础架构中为数据重新同步/重构确保足够的可用存储容量”的美国专利申请No.16/550,050的权益,出于所有的目的,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是IT基础架构模型,其中物理服务器(即,主机系统)集群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都在管理程序级别被虚拟化。在典型的HCI部署中,当主机系统发生故障或离线用于维护时,在该主机系统的本地存储资源上维护的数据在集群中的其他可用主机系统上被重新同步或重构。然而,利用现有的HCI实现,通常不可能以确保该重新同步/重构过程将成功完成的方式在集群内预留存储容量。因此,该过程可能由于可用存储资源不足而在某个点失败。取决于正重新同步或重构的数据量,该失败可在该过程启动之后数小时或甚至数天发生,这意味着专用于在该时间段期间运行该过程的计算功率和I/O带宽将被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描绘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示例HCI部署。
图2描绘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示例对象。
图3描绘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用于使用主机级方法实现存储容量准入控制的工作流。
图4和图5描绘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已经应用了图3的工作流的示例集群。
图6描绘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用于使用对象级方法实现存储容量准入控制的工作流。
图7描绘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已经应用了图6的工作流的示例集群。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阐述了许多示例和细节以便提供对各个实施例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某些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中的一些的情况下实践,或者可以用其修改或等同物来实践。
1.概述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统称为“存储容量准入控制”的技术,其确保HCI部署的集群将具有足够的可用存储容量以在发生主机故障或维护事件时在整个集群成功地重新同步或重构数据(例如,对象/组件)。
在高级别,这些技术涉及在接收到提供或重新配置对象的请求时计算出于重新同步/重构目的而要在集群的每个主机系统上预留的存储容量的量。提供/重新配置请求然后可以基于对象请求的存储大小和/或其他标准(例如,对象的存储策略)针对每主机的存储预留来验证。如果对象可以放置在集群中而不与每主机的存储预留冲突,则可以允许提供/重新配置请求,从而“准许”对象到集群的虚拟存储池中。另一方面,如果对象无法在不与每主机的存储预留冲突的情况下放置在集群中,则可以拒绝提供/重新配置请求。这有利地保证了,如果需要,每个主机上的计算的存储预留量将可用于在整个集群成功地重新同步或重构数据。
2.示例HCI部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睿公司,未经威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6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杂环化合物的经口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固态成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