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和光学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58357.9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9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越川英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171/00 | 分类号: | C09J171/00;C09J11/06;C09J11/04;C09J1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何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化 性氟聚醚系粘接剂 组合 光学 部件 | ||
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其含有特定量的下述组分:(A)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烯基、且在主链中具有全氟聚醚结构的直链状多氟化合物;(B)在1分子中具有全氟烷基或全氟氧烷基、全氟亚烷基或全氟氧亚烷基,具有2个以上SiH基,且不具有环氧基及与硅原子直接结合的烷氧基的含氟有机氢硅氧烷;(C)氟化钠;(D)铂族金属系催化剂;以及(E)在1分子中具有SiH基、全氟烷基或全氟氧烷基、环氧基和/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有机聚硅氧烷。该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给予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良好的粘接性以及橡胶强度优异的固化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和具有该组合物的固化物的光学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含氟固化性组合物,提出了包含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烯基、且在主链中具有全氟聚醚结构的直链状氟聚醚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与硅原子直接结合的氢原子的含氟有机氢硅氧烷和铂族金属化合物的组合物,公开了从该组合物得到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耐溶剂性、脱模性、拒水性、拒油性、低温特性等平衡优异的固化物(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90646号公报)。
另外,作为得到与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组合物得到的固化物相比耐酸性提高的固化物的组合物,提出了变更了直链状氟聚醚化合物的组合物(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46190号公报)。
进一步地,提出了通过在这些组合物中添加具有氢化硅烷基(SiH基)和环氧基及/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有机聚硅氧烷,赋予对于金属和塑料基材的自粘接性的组合物(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239717号公报和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459033号公报)。
另外,提出了在上述具有自粘接性的组合物中添加具有环状羧酸酐残基的有机硅氧烷来提高粘接性的组合物(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3562578号公报)。
此外,提出了将作为上述自粘接性的组合物且给予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的固化物的组合物用于光学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5653877号公报中,介绍了用作封装光半导体元件的材料。另外,在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第5956391号公报中,介绍了在搭载有光反射传感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作定影部件的表层材料。
但是,这样的组合物的固化物由于橡胶强度不充分,因此经常发生因来自外部的冲击而容易产生裂纹等不良情况。因此,希望提高橡胶强度。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第5735457号公报中提出了添加平均粒径为0.050~10μm的球状二氧化硅粒子。但是,在该情况下,虽然耐冲击性得到改善,但有时产生该固化物的透光性大幅降低的不良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906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461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23971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45903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356257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5653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第595639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第57354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给予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良好的粘接性、且橡胶强度优异的固化物的固化性氟聚醚系粘接剂组合物、以及具有该组合物的固化物的光学部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83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