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和结构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0429.3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4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敬三;松崎雄一郎;辻本竜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飞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60 | 分类号: | B29C53/60;B29C63/06;B29C70/08;B29C70/30;B29C70/32;B29C70/46;F16L9/16;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
卷绕工序,在中空的圆筒芯材的周围卷绕多片包含强化纤维和未固化的热固性树脂的复合原材料,形成筒状的层叠体;
施压工序,在所述层叠体的外周卷绕条带或薄膜,并进行施压;
预加热工序,在为所述热固性树脂完全固化前的状态、即所述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度为30%~90%的范围内,将所述层叠体加热而使其固化;以及
主加热工序,将卷绕有所述条带或薄膜的所述层叠体和所述圆筒芯材配置在成形模具内,将所述层叠体加热至所述热固性树脂完全固化为止,并进行加压,由此使所述圆筒芯材变形成非圆截面形状,
形成使所述圆筒芯材与所述层叠体成为一体的结构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主加热工序后,从所述成形模具中取出所述层叠体,并剥离所述条带或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复合原材料是使所述强化纤维含浸所述热固性树脂而成的预浸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芯棒的周围卷绕多片包含第一强化纤维和未固化的第一热固性树脂的第一复合原材料,形成筒状的内侧层叠体,
施压所述内侧层叠体的周围,
将所述内侧层叠体加热至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完全固化为止,由此形成所述圆筒芯材。
5.一种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
第一卷绕工序,在芯棒的周围卷绕多片包含第一强化纤维和未固化的第一热固性树脂的第一复合原材料,形成筒状的内侧层叠体;
第一施压工序,施压所述内侧层叠体的周围;
第一加热工序,将所述内侧层叠体加热至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完全固化为止;
第二卷绕工序,在已固化的所述内侧层叠体的周围卷绕多片包含第二强化纤维和未固化的第二热固性树脂的第二复合原材料,形成筒状的外侧层叠体;
第二施压工序,施压所述外侧层叠体的周围;
预加热工序,将所述外侧层叠体加热至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完全固化前的状态为止;
抽取工序,从所述外侧层叠体和所述内侧层叠体中抽出所述芯棒;以及
主加热工序,将所述外侧层叠体和所述内侧层叠体配置在成形模具内,将所述外侧层叠体加热至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完全固化为止,并进行加压,由此使所述外侧层叠体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施压工序中,在所述内侧层叠体的整周卷绕第一条带或第一薄膜,并进行施压,
在所述第一加热工序后,自所述内侧层叠体的外周剥离所述第一条带或第一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施压工序中,在所述外侧层叠体的整周卷绕第二条带或第二薄膜,并进行施压,
在所述主加热工序后,自所述外侧层叠体的外周剥离所述第二条带或第二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复合原材料是使所述第一强化纤维含浸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而成的预浸料,所述第二复合原材料是使所述第二强化纤维含浸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而成的预浸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预加热工序中,将所述外侧层叠体加热,以使得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度成为30%~90%的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外侧层叠体以从所述内侧层叠体朝着长度方向外侧突起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主加热工序中,使所述外侧层叠体的端部侧的变形量与所述内侧层叠体的中央侧的变形量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飞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飞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04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