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鞋类制品的足部支撑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2890.2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4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加布里埃尔·T·马瑟里诺;亚历山大·斯蒂芬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7/1485 | 分类号: | A43B7/1485;A43B7/1405;A43B7/18;A43B13/18;A43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汤慧华;郑霞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类 制品 足部 支撑 部件 | ||
鞋类制品(200)的足部支撑部件(250,260,360,460)包括:(a)外侧壁(260L),该外侧壁(260L)延伸到外侧自由边缘(260LT)并形成外侧自由边缘(260LT);(b)内侧壁(260M),该内侧壁(260M)与外侧壁相对,该内侧壁(260M)延伸到内侧自由边缘(260MT)并形成内侧自由边缘(260MT);以及(c)基部支撑表面(260S)(具有外表面(260B)和相对的内表面(260T))。该基部支撑表面(260S)可以形成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弓形足部支撑构件/狭条(270)。弓形足部支撑构件/狭条(270)的局部极值(270E)(例如,顶点)位于弓形足部支撑构件/狭条(270)在外侧壁(260L)与内侧壁(260M)之间的中心区域中。弓形足部支撑构件/狭条270可以在与外侧自由边缘(260LT)和内侧自由边缘(260MT)间隔开的位置处起始于外侧壁(260L)和内侧壁(260M)处或它们的附近。开放空间(280)(例如,通孔)在各个足部支撑构件/狭条(270)之间延伸并将它们分离。在一些实例中,弓形足部支撑构件/狭条(270)的向后边缘(270RE)的至少75%将通过在邻近弓形足部支撑构件/狭条(270)之间延伸并将两者分离的开放空间(280)与向前邻近的弓形足部支撑构件/狭条(270)的向前边缘(270FE)的至少75%分离。
相关申请数据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9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905,649号的优先权。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905,649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鞋类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各方面涉及鞋类制品的足部支撑部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动鞋类制品包括两个主要元件:鞋面和鞋底结构。鞋面为足部提供覆盖物,该覆盖物相对于鞋底结构牢固地容纳并定位足部。另外,鞋面可以具有保护足部并提供透气的配置,从而使足部凉爽并除汗。鞋底结构固定到鞋面的下表面,并且通常位于足部与任何接触表面之间。除了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和吸收能量之外,鞋底结构也可以提供牵引力并控制可能有害的足部运动,诸如过度内旋。鞋面和鞋底结构的一般特征和配置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讨论。
鞋面在鞋类的内部形成空腔用来容纳足部。该空腔具有足部的一般形状,并且在足踝开口或足部插入开口处设有进入该空腔的入口。因此,鞋面在足部的足背区域和足尖区域上沿着足部的内侧和外侧并且围绕足部的足跟区域延伸。系带系统通常结合到鞋面内,以选择性地改变足踝开口的大小,并且允许穿着者修改鞋面的某些尺寸,特别是围长,以适应不同比例的足部。另外,鞋面可以包括鞋舌,该鞋舌在系带系统下方延伸以增强鞋类的舒适度(例如,调节系带施加给足部的压力),并且鞋面也可以包括足跟稳定器,用来限制或控制足跟的移动。
鞋底结构通常结合多层,这些层通常被称为“内底”、“中底”和“外底”。内底(其也可以构成鞋垫)是位于鞋面内并邻近足部的足底(下)表面的薄构件,以增强鞋类舒适度,例如吸走水分。传统上沿着鞋面的整个长度附接到鞋面的中底形成鞋底结构的中间层并用于多个目的,这些目的包括控制足部运动和减弱冲击力。外底形成鞋类的地面接触元件,并且通常由耐用且耐磨的材料制成,该材料包括纹理或其他特征以改进牵引力。
常规中底的主要元件是弹性的聚合物泡沫材料,诸如聚氨酯或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其在鞋类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中底中的聚合物泡沫材料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包括中底的尺寸配置和为聚合物泡沫选择的材料的具体特点(包括聚合物泡沫材料的密度)的因素。通过改变整个中底的这些因素,可以改变相对刚度、地面反作用力减弱的程度和能量吸收特性,以满足打算使用鞋类的活动的具体要求。
术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未经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2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