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绳扣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2894.0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4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朴憲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主分类号: | A44B11/26 | 分类号: | A44B11/26;A44B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再言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2 | 代理人: | 马少东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绳扣 | ||
包括有绳扣主体和容纳绳扣主体的壳体。绳扣主体对绳的扣紧通过减少公构件的一部分进入到插通路径内的进入量的拉拽操作而解除。壳体成为使其两端分别为绳的通过口的筒状,并且,该壳体被组合于绳扣主体侧,能够沿着筒轴方向进行前进后退运动。在壳体的前进运动时壳体的第一卡抵部与母构件的被卡抵部抵接卡合而进行拉拽操作,在壳体的后退运动时,壳体的第二卡抵部与公构件的被卡抵部抵接卡合而进行拉拽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扣的改良。
背景技术
作为绳扣有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构成,该绳扣具有:母构件,其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纵贯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绳的插通路径;公构件,其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开口侧进入到所述插通路径内,并且在该一部分上具有公侧扣紧部,该公侧扣紧部与在所述插通路径内形成的母侧扣紧部协同动作而扣紧在插通于所述插通路径的所述绳上;通过减少所述公构件的一部分向所述插通路径内进入的进入量的拉拽操作而解除对所述绳的扣紧。
该专利文献1的构成在其结构上,所述的拉拽操作需要仅把持着所述母构件以及所述公构件中的任意一方来进行。因此,所述的拉拽操作难以直观的进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9-479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点在于,无论把持着绳扣的哪个部分都能够进行解除这种绳扣中的对绳的扣紧的拉拽操作。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实现所述的目的,本发明中,根据第一观点,绳扣构成为,
包括有绳扣主体、容纳所述绳扣主体的壳体,其中,
所述绳扣主体具有:
母构件,其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纵贯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绳的插通路径;
公构件,其使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开口侧进入到所述插通路径内,并且,在该一部分上具有与在所述插通路径内形成的母侧扣紧部协同动作而扣紧在插通于所述插通路径中的所述绳上的公侧扣紧部;
对所述绳的扣紧通过减少所述公构件的一部分进入到所述插通路径内的进入量的拉拽操作而解除,
所述壳体构成为两端分别为所述绳的通过口的筒状,并且,该壳体被组合于所述绳扣主体侧而能够沿着筒轴方向进行前进后退运动(往复运动),
在所述壳体的前进运动时,所述壳体的第一卡抵部抵接卡合于所述母构件的被卡抵部而进行所述拉拽操作,
在所述壳体的后退运动时,所述壳体的第二卡抵部抵接卡合于所述公构件的被卡抵部而进行所述拉拽操作。
根据所述的构成,通过在用单手把持着壳体的任意的位置的状态下操作该壳体进行所述前进运动以及后退运动,从而能够解除绳扣主体与绳的扣紧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绳扣主体整体覆盖的大小。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第一卡抵部与所述第二卡抵部之间,形成有抑制所述绳扣主体在左右方向上的晃动的壁部。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卡抵部为在将所述绳扣主体从所述通过口的其中一方完全插入到所述壳体内的位置与所述母构件的所述被卡抵部相碰的朝向所述通过口的其中一方侧的台阶部。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卡抵部为在将所述绳扣主体从所述通过口的其中一方完全插入到所述壳体内的位置从所述通过口的其中一方侧卡挂在所述公构件的所述被卡抵部上的突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利富高,未经株式会社利富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2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类制品的足部支撑部件
- 下一篇:用于移动中继器的发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