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针载体的药物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4002.0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0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J·A·朱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莱利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5/34;A61M5/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史婧;张一舟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载体 药物 输送 装置 | ||
提供了具有针组件部分和药物装置部分的药物输送装置,其中针组件部分能够可移除地联接到药物装置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针组件的针可能够从缩回位置移动到延伸位置,以用于刺入受试者的皮肤中。在一些实施例中,针也可能够移动回到缩回位置。
背景技术
患有许多不同疾病的患者必须经常给自己注射药品。为了允许人们方便和准确地自行给药,已经开发了广泛称为注射器笔或注射笔的各种装置。通常,这些笔配备有药品容器,诸如包括活塞并包含多剂量液体药品的量的药筒。从注射器笔的基座内延伸并且可操作地与控制驱动构件运动的笔的机构连接的驱动构件可向前移动以推进药筒中的活塞,使得从相对药筒端处的出口分配所包含的药品,通常通过穿透该相对端处的止动器的针。在一次性或预填充的笔中,在笔已经被用于耗尽药筒内的药品供应之后,然后开始使用新的替换笔的用户丢弃整个笔。在可重复使用的笔中,在笔已经被用于耗尽药筒内的药品供应之后,笔被拆卸以允许用新的药筒替换用过的药筒,并且然后笔被重新组装以供其后续使用。
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对于一些药物输送装置,用户可能需要在使用之前和/或之后将针附接到药物输送装置和/或从药物输送装置拆下。发明人已经认识到需要一种便于针组件与药物输送装置附接和分离的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输送装置可以包括针组件,该针组件包括针载体、相对于针载体可移动的针毂以及联接到针毂的针。该药物输送装置还可以包括具有容器和载体驱动元件的药物装置,该容器具有设置在容器端部开口处的隔膜。针载体可能够联接到药物装置。部署触发器可被构造成激活载体驱动元件,以将针毂从缩回的针毂位置向远侧移动到延伸的针毂位置,并将针相对于隔膜从缩回的针位置向远侧移动到延伸的针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具有容器和载体驱动元件的药物装置,该容器具有设置在容器端部开口处的隔膜,并且该方法还包括提供针组件,该针组件包括针载体、相对于针载体可移动的针毂以及联接到针毂的针。当针载体联接到药物装置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激活部署触发器,以激活载体驱动元件,从而将针毂从缩回的针毂位置向远侧移动到延伸的针毂位置,并将针相对于隔膜从缩回的针位置移动到延伸的针位置。
根据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联接到药物装置的针组件,该药物装置具有弹簧和带有隔膜的容器,其包括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针组件可包括能够可移除地联接到药物装置以加载弹簧的针载体、相对于针载体可移动的针毂以及联接到针毂的针。针载体与药物装置的联接便于用针刺穿药物装置的所述隔膜。针毂可相对于针载体在远侧方向上移动,以将针的远端定位成延伸超过针载体,并将针的近端定位成保持在隔膜内,与容器的流体流体连通。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从本发明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在本说明书和通过引用并入的文件包括冲突和/或不一致的公开的情况下,应以本说明书为准。如果通过引用并入的两份或多份文件包含相互冲突和/或不一致的公开,则以生效日期较晚的文件为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本文的描述,本公开的附加实施例及其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的。此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不同视图中的相应部分。
图1A-1E描绘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药物输送装置的一连串示意图,该药物输送装置经历了一系列步骤,其中将针组件附接到药物装置,并且使针在延伸方向上移动;
图2A-2J描绘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药物输送装置的一连串示意图,该药物输送装置经历了一系列步骤,其中将针组件附接到药物装置,使针在延伸方向上移动以刺穿受试者的皮肤,并且将针组件从药物装置移除;
图3描绘了药物装置和多个针组件的示意图,每个针组件包含在单独的容器内;
图4A-4C描绘了经历一系列步骤的一连串组件状态,其中使针从缩回位置开始移动到延伸位置,并联接到容器以用于从药物装置移除;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药物输送装置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莱利利公司,未经伊莱利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4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