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4326.4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4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三浦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H01M4/485;H01M10/0525;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陈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 ||
本发明涉及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在细孔径为0.0036μm~400μm的范围内测定时的平均细孔径为0.2μm~1.0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便携电话、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等便携电子设备的普及,强烈期望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小型且轻量的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此外,作为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电动汽车用的电池,强烈期望开发输出特性和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
作为满足这些要求的二次电池,有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等构成,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使用能够将锂脱离和插入的材料。
这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目前研究开发正在积极地进行着。其中,正极材料使用层状或尖晶石型的锂复合氧化物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获得4V级的高电压,因此作为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的实用化正在进行。
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提出了锂钴复合氧化物(LiCoO2)、锂镍复合氧化物(LiNiO2)、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LiNi1/3Co1/3Mn1/3O2)、使用了锰的锂锰复合氧化物(LiMn2O4)、锂镍锰复合氧化物(LiNi0.5Mn0.5O2)、锂过剩镍钴锰复合氧化物(Li2MnO3-LiNixMnyCozO2)等锂复合氧化物。
今后,特别是在用于电动汽车等用途的情况下,为了增加续航距离,要求正极材料的进一步高容量化。
作为将正极材料进行高容量化的方法,研究了控制正极材料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中,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细孔容积为0.001cc/g~0.01cc/g的范围内,公开了兼具高放电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电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035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反应时在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之间发生锂离子的移动。因此,为了实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高输出化等电池特性的提高,使用极力增大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表面具有均匀的细孔的多孔质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是有效的。
然而,即使使用专利文献1的正极活性物质,所得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容量也不充分。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要求进一步实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高容量化的正极活性物质。
因此,鉴于上述以往技术所具有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侧面中,其目的在于提供在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时,能够提高电池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一方式是细孔径在0.0036μm~400μm的范围内测定时的平均细孔径为0.2μm~1.0μm。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一方式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时,能够提高电池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制作的纽扣型电池的截面构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43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防伪元件的制造方法和防伪元件
- 下一篇:用于合成缬苯那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