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具有烯烃嵌段共聚物的回收聚烯烃的增材制造和由其制成的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8327.6 | 申请日: | 2020-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0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C·F·戈兰;李俊;P·泰克雷;曾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53/00;B33Y70/00;B33Y80/00;B33Y10/00;D01F8/06;B29C64/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徐舒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具有 烯烃 共聚物 回收 制造 制成 制品 | ||
1.一种用于形成增材制造制品的增材制造方法,其包括
(i)提供热塑性材料,基于所述热塑性材料的总重量,所述热塑性材料包含5至75、优选地20至60重量百分比的消费后回收的聚烯烃组合物和25至95重量百分比的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消费后回收的聚烯烃组合物包含至少50重量%、优选地至少75重量%、更优选地至少90重量%的聚烯烃和至少0.1重量%、优选地至少0.5重量%、更优选地至少1重量%的污染物;
(ii)通过喷嘴加热和分配所述热塑性材料以形成沉积在基座上的挤出物,
(iii)在分配所述热塑性材料的同时移动所述基座、喷嘴或其组合,以使所述基座与所述喷嘴之间以预定模式发生水平位移,从而在所述基座上形成材料的初始层,以及
(iv)重复步骤(ii)和(iii)以形成粘附在所述初始层上的所述材料的后续层,以及
(v)任选地重复步骤(ii)和(iii)以形成粘附至先前形成的后续层的附加后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费后回收的聚烯烃的特征在于凝胶指数(200微米)为至少100mm2/24.6cm3。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费后回收的聚烯烃组合物中的所述聚烯烃选自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官能化聚烯烃以及前述聚合物中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费后回收的聚烯烃组合物中的所述污染物选自非烯烃聚合物、氧化聚烯烃、无机材料、粘合剂材料、纸、油渣、食物残渣以及其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污染物的量小于所述消费后回收的聚烯烃组合物的5重量百分比。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包含嵌段复合物、结晶嵌段复合物或其中具有所述嵌段烯烃共聚物的混合物,所述嵌段烯烃共聚物包含全同立构聚丙烯嵌段和富含聚乙烯的嵌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全同立构聚丙烯嵌段为所述烯烃嵌段共聚物的10摩尔%至90摩尔%、优选地30摩尔%至70摩尔%,其余为所述富含聚乙烯的嵌段。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富含聚乙烯的嵌段的总摩尔数,所述富含聚乙烯的嵌段平均包含至少60摩尔%、优选地至少70摩尔%的乙烯,其余为丙烯。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嵌段复合物或结晶嵌段复合物的嵌段复合物指数为0.1至0.9、优选地0.2至0.8,如通过核磁共振(NMR)光谱测量的。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塑性塑料包含小于20、优选地小于5重量百分比的纤维填料和无机材料。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增材制造制品是原型。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热塑性材料形成为长丝,所述长丝被牵引到所述喷嘴中并在所述喷嘴内熔融。
13.一种增材制造制品,其包含粘合在一起的至少两层,至少一层包含热塑性材料,基于所述热塑性材料的总重量,所述热塑性材料包含5至75、优选地20至60重量百分比的消费后回收的聚烯烃组合物和25至95重量百分比的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消费后回收的聚烯烃组合物包含至少50重量%、优选地至少75重量%、更优选地至少90重量%的聚烯烃和至少0.1重量%、优选地至少0.5重量%、更优选地至少1重量%的污染物。
14.一种可用于增材制造的长丝,基于热塑性材料的总重量,所述长丝包含5至75、优选地20至60重量百分比的消费后回收的聚烯烃组合物和25至95重量百分比的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消费后回收的聚烯烃组合物包含至少50重量%、优选地至少75重量%、更优选地至少90重量%的聚烯烃和至少0.1重量%、优选地至少0.5重量%、更优选地至少1重量%的污染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83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远程医疗设备/后装的选择器
- 下一篇:电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