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耳部的冲模及其动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9223.7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2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史郎;小山田修朗;小名木阳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天田集团 |
主分类号: | B21D5/02 | 分类号: | B21D5/02;B21D37/10;B21D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郑毅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部 冲模 及其 动作 方法 | ||
带耳部的冲模(14)具备:固定冲头(26);可动冲头(36),其以能够在沿着倾斜部(16g)的方向上升降的方式设置于固定冲头(26)且具有耳部(36e);以及连动部件(50),其与可动冲头(36)相对于固定冲头(26)的相对的升降动作连动。带耳部的冲模(14)具备:动作部件(60),其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地设置于固定冲头(26)且能够通过外部操作部件(30)的移动动作而向宽度方向移动,且具有能够与连动部件(50)抵接的抵接件(62);以及施力部件(66),其以抵接件(62)与连动部件(50)抵接的方式对动作部件(60)向宽度方向内侧施力。在与板状的工件(W)接触之前,在使抵接件(62)与连动部件(50)抵接的状态下,可动冲头(36)的前端部与固定冲头(26)的前端部匹配。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对板状的工件(金属板)进行箱弯曲等弯曲加工时使用的带耳部的冲模、以及用于使带耳部的冲模动作的方法。
在基于折弯机的弯曲加工的领域中,有时将板状的工件的多个被弯曲部依次折弯,进行金属板W的箱弯曲,由此制作具有横凸缘(内凸缘)的箱状的产品。在对工件进行箱弯曲时,为了避免与工件或产品的横凸缘的干涉而使用带耳部的冲模。带耳部的冲模保持在冲头支架上,该冲头支架固定于折弯机的上部工作台的下端部。
带耳部的冲模具备:固定冲头,其具有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倾斜部;以及可动冲头,其以能够向沿着倾斜部的方向升降的方式设置于固定冲头。可动冲头具有向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耳部。另外,带耳部的冲模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型的带耳部的冲模构成为,在与工件接触之前,可动冲头相对于固定冲头向下方突出(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第二类型的带耳部的冲模构成为,在与工件接触之前,可动冲头的前端部与固定冲头的前端部匹配(参照专利文献3)。
第一类型的带耳部的冲模具备连结固定冲头和可动冲头的连结连杆。连结连杆的一端部旋转自如地连结于固定冲头,连结连杆的另一端部旋转自如地连结于可动冲头。另外,第一类型的带耳部的冲模构成为,当可动冲头的前端部通过上部工作台的下降动作而与工件接触时,可动冲头相对于固定冲头相对地上升,直至可动冲头的前端部与固定冲头的前端部匹配。
并且,在第一类型的带耳部的冲模中,在刚将工件的被弯曲部折弯之后,若通过上部工作台的上升动作而使固定冲头上升,则可动冲头一边因其自重而相对于固定冲头相对地下降,一边以避免耳部与横凸缘的干涉的方式向宽度方向内侧移动。由此,即使横凸缘位于耳部的正上方,也能够避免耳部与横凸缘的干涉,并且将带耳部的冲模从工件或者产品拔出(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
第二类型的带耳部的冲模具备:气缸,其设置于固定冲头,且具有能够向沿着固定冲头的倾斜部的方向升降的可动件;以及钩部件,其设置于可动件且能够从下方卡定于可动冲头的被卡定部。气缸在使钩部件卡定于可动冲头的被卡定部的状态下,使可动冲头向沿着固定冲头的倾斜部的方向相对于固定冲头相对地升降。第二类型的带耳部的冲模构成为,在与工件接触之前,在使钩部件卡定于可动冲头的被卡定部的状态下,可动冲头的前端部与固定冲头的前端部匹配。
而且,在第二类型的带耳部的冲模中,在刚将工件的被弯曲部折弯之后且横凸缘位于耳部的正上方的情况下,首先,通过气缸的驱动使可动件下降,解除钩部件与被卡定部的卡定状态。之后,若通过上部工作台的上升动作而固定冲头上升,则可动冲头由于其自重而相对于固定冲头相对地下降,并且以避免耳部与横凸缘的干涉的方式向宽度方向内侧移动。由此,能够避免耳部与横凸缘的干涉,并且将带耳部的冲模从工件或者产品拔出(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作为与本公开有关的现有技术,除了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以外,还有专利文献4至专利文献8所示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81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7803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20335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天田集团,未经株式会社天田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9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