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线检测器、及放射线检测器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73697.9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6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山路晴纪;白川和广;后藤启辅;畑中将志;樱井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T1/20 | 分类号: | G01T1/20;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线 检测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器是具备:传感器面板、闪烁器面板、及遍及所述传感器面板和所述闪烁器面板而设置的树脂框的放射线检测器,所述传感器面板具有搭载有所述闪烁器面板的搭载面,所述闪烁器面板具备:具有:第1表面、所述第1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表面、及将所述第1表面与所述第2表面彼此连接的第1侧面的支撑体;及形成在所述第1表面,包含多个柱状结晶的闪烁器层,并且,以所述闪烁器层及所述第1表面与所述搭载面相对的方式搭载在所述搭载面,所述闪烁器层具有:以位于与所述第1侧面为相同平面上的方式延伸的第2侧面。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放射线检测器、及放射线检测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放射线检测器。该放射线检测器具备:支撑体;层叠在比支撑体的外缘更为内侧的闪烁器层;贴附在闪烁器层而在与支撑体之间形成间隙的光检测基板;及填充在该间隙,且中央部的膜厚比端部的膜厚薄的密封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80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放射线检测器中,通过填充在支撑体与光检测基板之间的密封膜,达成闪烁器层的防湿。尤其,在上述的放射线检测器中,通过使密封膜的中央部的膜厚相对较薄,密封膜容易追随支撑体与光检测基板的翘曲而弹性变形,并且通过使密封膜的端部的膜厚相对较厚,确保密封膜与支撑体及光检测基板的紧贴力,达成防湿性的维持。
即,在上述的放射线检测器中,必须在闪烁器层的防湿时,将闪烁器层形成为小于支撑体,在支撑体与闪烁器层与光检测基板之间的间隙,填充上述那样的特征的密封膜。因此,与支撑体的大小相比,形成有闪烁器层的有效面积变小。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一边使有效面积增大一边确保可靠性的放射线检测器、及放射线检测器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公开的放射线检测器是具备:传感器面板、闪烁器面板、及遍及传感器面板和闪烁器面板而设置的树脂框的放射线检测器,传感器面板具有搭载有闪烁器面板的搭载面,闪烁器面板具备:支撑体,其具有:第1表面、第1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表面、及将第1表面与第2表面彼此连接的第1侧面;及闪烁器层,其形成在第1表面,包含多个柱状结晶,并且,以闪烁器层及第1表面与搭载面相对的方式搭载在搭载面,闪烁器层具有:第2侧面,其以位于与第1侧面为相同平面上的方式延伸,树脂框从与第1侧面及第2侧面交叉的第1方向观察,至少通过从搭载面遍及第1侧面上而延伸存在,从而将闪烁器层密封。
在该放射线检测器中,闪烁器面板以其闪烁器层与传感器面板的搭载面相对的方式,搭载在传感器面板。尤其,在闪烁器面板中,作为支撑体的侧面的第1侧面、与作为闪烁器层的侧面的第2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即,从与支撑体的第1表面及第2表面交叉的方向观察,变成在支撑体的整面设置有闪烁器层,有效面积增大。在这样的结构中,支撑体与闪烁器层的交界、或闪烁器层与传感器面板的交界容易受到来自侧方的损伤。相对于此,在该放射线检测器中,树脂框通过至少从传感器面板的搭载面遍及支撑体的第1侧面上而延伸存在,从而将闪烁器层密封。因此,避免该交界、及作为闪烁器层的侧面的第2侧面受到损伤。另外,同时,提升闪烁器层的防湿性,并且抑制因热膨胀差/翘曲所致的剥落。即,根据该放射线检测器,如上述那样一边使有效面积增大,一边确保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未经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736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