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的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用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77009.6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1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英起;猫桥祐贵;水野雄介;南和也;北场萌;堀江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APB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70 | 分类号: | H01M4/70;C08L33/06;H01M4/13;H01M4/36;H01M4/62;H01M4/66;C08K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洁;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用集电体 制造 方法 用电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在锂离子电池内使一个主表面与电极活性物质接触而使用,该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的特征在于,
所述集电体在与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接触的主表面上设置有表面层,所述表面层在与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凹凸结构,
所述凹凸结构为由在俯视时闭合的图形构成的多个凹部、网状结构、设置于所述表面层的最表层上的凹凸图案中的任一个,
所述凹部的深度为10~45μm,穿过所述凹部的重心的长度中最短部分的长度为30~105μm,以在所述集电体上设置有所述凹部的面的俯视时的面积为基准,俯视所述凹部时的面积的比例为19~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中,
所述凹部具有俯视时的图形的形状不同的2个以上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中,
所述凹部具有纵横比为2.0~4.0的凹部和纵横比为0.25~0.5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中,
所述凹部的俯视形状为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中,
所述集电体由包含高分子材料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组合物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中,
在所述集电体的与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接触的主表面上具有大量分布有所述导电性填料的导电性填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中,
所述网状结构为孔径20~200μm、厚度30~80μm的网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中,
所述集电体具有包含高分子材料(2A3)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集电体基板,具有所述网状结构的所述表面层设置于所述树脂集电体基板上,
所述高分子材料(2A3)的软化点为100~200℃。
9.根据权利要求1、7或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中,
所述表面层由2层构成,所述表面层中的第1层由包含高分子材料(2A2)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组合物构成,所述高分子材料(2A2)具有35℃以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层叠于所述第1层上的第2层具有网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中,
所述集电体具有包含高分子材料(2A3)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集电体基板,所述表面层设置于所述树脂集电体基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中,
所述凹凸结构为所述凹凸图案,在与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接触的主表面上具有2层表面层,所述表面层中的第1层由包含高分子材料(3A1)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组合物构成,所述高分子材料(3A1)具有35℃以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层叠于所述第1层上的第2层由包含具有羧基的高分子材料(3A2)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组合物构成,所述第2层在与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接触的表面上具有凹凸图案,所述第2层成为所述表面层的最表层且为与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接触的层,所述高分子材料(3A1)及所述高分子材料(3A2)为不同的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中,
所述凹凸图案的凸部的高度为10~70μm,表面粗糙度Ra为5~25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集电体,其中,
所述高分子材料(3A2)是SP值为13~18的乙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PB株式会社,未经APB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770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