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77202.X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1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冈岛圭吾;松浦考伦;杂贺达也;冲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G1/16 | 分类号: | F28G1/16;F28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卢英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单元 以及 制冷 循环 装置 | ||
热交换单元(5)具备第1热交换器(41)、送风装置(54B)、吸入管道(60)和至少一个配管(51)。送风装置(54B)形成在第1热交换器(41)中通过的气流。在吸入管道(60)中,气流朝向第1热交换器(41)通过。在至少一个配管(51)形成有喷射液体的至少一个喷射口(Nz1)。至少一个喷射口(Nz1)包括对第1热交换器(41)喷射液体的第1喷射口(Nz1)。第1喷射口(Nz1)配置于第1热交换器(41)的供来自吸入管道(60)的气流流入的第1侧,并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的方向喷射液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清洗功能的热交换单元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单元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有清洗功能的热交换单元。例如,日本专利第5496555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对单元冷却器的制冷剂所通过的冷却用线圈的表面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根据该单元冷却器的清洗装置,通过对将冷却用线圈的表面的整个清洗区域分割为多个而成的每个区域选择性地依次喷出来自供水源的水,能够没有遗漏地清洗该整个清洗区域。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96555号公报
在热交换单元的内部,容易在供由送风装置形成的气流流入的热交换器侧聚集粉尘等。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单元冷却器的清洗装置中,没有考虑该气流的朝向和粉尘等容易聚集的热交换器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稳定地进行热交换单元内部的自动清洗。
本公开所涉及的热交换单元具备第1热交换器、送风装置、吸入管道和至少一个配管。送风装置形成在第1热交换器中通过的气流。在吸入管道中,气流朝向第1热交换器通过。在至少一个配管形成有喷射液体的至少一个喷射口。至少一个喷射口包括对第1热交换器喷射液体的第1喷射口。第1喷射口配置于第1热交换器的供来自吸入管道的气流流入的第1侧,并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的方向喷射液体。
根据本公开,能够稳定地进行热交换单元内部的自动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具备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即单元冷却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是图1的单元冷却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表示收容于图3的单元冷却器内的清洗配管、热交换器、集管、风扇以及排水盘的图。
图5是表示从图4除去了热交换器、集管以及风扇后的清洗配管以及排水盘45的整体的图。
图6是图4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从X轴方向(VII方向)俯视观察图4所示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在单元冷却器的清洗开始条件(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由图1的控制装置调出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具备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即单元冷却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0是图9的单元冷却器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具备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即单元冷却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具备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即单元冷却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3是图12的单元冷却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图12的单元冷却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5是图12的单元冷却器的外观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772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