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备有排流结构的轮胎硫化隔膜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79298.3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8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F·皮亚洛;J·梅里诺洛佩斯;A·福杰拉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6 | 分类号: | B29D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备 有排流 结构 轮胎 硫化 隔膜 | ||
轮胎的硫化隔膜(7),其形状相对于中心轴线呈旋转对称并且包括由交联橡胶制成的柔性壁,所述壁的外表面(20)包括空气排流区域(21)和与所述排流区域相邻的空气移除区域(22),硫化隔膜(7)配备有空气排流结构,所述空气排流结构包括凹入所述外表面的部分,所述凹入的部分形成了在空气排流区域(21)内延伸直到空气移除区域(22)的通道(30)的网络。根据本发明,所述网络的通道(30)的深度沿着所述路径的长度增大,所述网络的通道(30)限定了将所述通道的网络的任意点与空气移除区域(22)连接的最短路径(31),其中,所述点处于空气排流区域(2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配备有排流结构的轮胎硫化胶囊(或隔膜)和利用这种胶囊硫化轮胎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轮胎通常是通过在硫化模具内对生胎进行模制和硫化来获得的。为了使模具壳体和内衬的凸起图案模制到生胎中,利用柔性硫化胶囊将生胎的外表面牢固地压靠在模具的刚性内表面上。在硫化开始时,通过利用加压流体给胶囊充气而使胶囊的柔性壁展开到生胎上。加压流体还传递热量,从而使生胎由流体通过胶囊传递的热能硫化。为了在硫化结束时能够移除轮胎,通过排空胶囊中的流体胶囊然后被重新卷起。出于这些目的,硫化胶囊需要抵抗机械应力、温度和磨损,并且需要能够容易地从硫化后的轮胎上拆卸。
当胶囊展开时,空气以气泡的形式滞留在生胎的内表面与胶囊的外表面之间。气泡可能会在硫化后的轮胎的内表面产生缺陷。这些缺陷一般是存在于轮胎内表面或者甚至轮胎的内部结构中的气泡,从而导致外观缺陷、轮胎的性能缺失、甚至轮胎的内层的结合破坏。
为了能够去除气泡,硫化胶囊配备有排流结构,该排流结构包括凹入胶囊的外表面的通道。这些通道在空气排流区域与空气移除区域之间延伸,所述空气排流区域对应于胶囊的外表面与生胎的内表面的接触区域,所述空气移除区域与空气排流区域相邻并且对应于胶囊的外表面与硫化模具的接触区域。空气排流区域和接着的空气移除区域从胶囊的赤道面延伸至跟部,该胶囊经由所述跟部固定在硫化机中。通常,这些通道以螺旋状并且以规则的间隔布置于胶囊的外表面。
然而,为了能够适当地移除空气,这些通道必须相当地深。然而,胶囊必须具有尽可能小的厚度,以便能够将热能传递至生胎。然而,已经发现这种深槽削弱了胶囊并且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从本申请人名下的申请WO 2019158852中已知一种包括空气排流结构的胶囊。排流结构包括旨在排出空气的、给定深度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界定了包括第二通道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二通道彼此连通并且与至少一个第一通道连通。第二通道以高于第一通道的密度的密度设置,并且具有比第一通道的深度小至少两倍的深度。这种排流结构能够限制对更深通道的依赖,同时利用尽可能密集的通道覆盖胶囊的外表面。
然而,空气却不能令人满意地被排出或者移除。此外,当硫化胶囊牢固地压靠在生胎的内表面上时,发现密封薄膜或者所述生胎衬有的“内衬”进入通道并且逐渐阻塞通道,从而减慢或者阻塞空气的排出,也造成轮胎模制缺陷。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提出一种新颖的硫化胶囊,所述硫化胶囊能够有效地排出和移除空气,并且更好地使所获得的轮胎模制。
发明内容
所述目的通过本发明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形状与中心轴线呈旋转对称并且包括由交联橡胶制成的柔性壁的轮胎硫化胶囊。所述壁的外表面包括空气排流区域和空气移除区域,所述空气排流区域旨在与生胎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空气移除区域与所述空气排流区域相邻。胶囊配备有空气排流结构,所述空气排流结构包括凹入所述外表面的部分,所述凹入的部分形成了在空气排流区域内延伸直到空气移除区域的通道的网络。
根据本发明,所述网络的通道的深度沿着所述路径的长度增大,所述网络的通道限定了将处于空气排流区域的所述网络的任意点与空气移除区域连接的最短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集团总公司,未经米其林集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792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