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螺旋接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80815.9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1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托比亚斯·施吕特;安特耶·斯科弗兰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凯;张杰 |
地址: | 德国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螺旋 接合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布置在壳体壁上的线缆螺旋接合系统,包括: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具有用于容纳线缆的开口、用于贴靠在所述壳体壁的第一侧上的第一支承面和第一端部区域和对置的第二端部区域,其中,至少在第一端部区域的圆周上设置外螺纹;和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具有用于贴靠在壳体壁的第二侧上的第二支承面和在内表面上的内螺纹,其中,所述内螺纹适合于在拧紧的状态下与引导元件上的外螺纹啮合,其中,在引导元件的圆周上与外螺纹邻接地,并且在固定元件的内表面上分别布置有至少一个带有接触结构的接触面,并且其中,所述接触面适合于在拧紧的状态下彼此机械接触。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线缆螺旋接合系统的引导元件和固定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布置在壳体壁上的线缆螺旋接合系统、一种用于线缆螺旋接合系统的引导元件和一种用于线缆螺旋接合系统的固定元件。
背景技术
线缆螺旋接合系统可以例如用在光伏领域中,它们例如用于将一个或多个太阳能模块通过壳体壁连接到逆变器。
线缆螺旋接合系统的引导元件可以以一端通过开口插入壳体壁中,并且可以在壳体壁中在引导元件上的第一支承面与固定在引导元件上的固定元件上的第二支承面之间固定。开口部分地或完全地延伸穿过线缆螺旋接合系统,线缆可接收或接收在该开口中和/或线缆可引导穿过该开口。这种线缆螺旋接合系统通常还同时提供用于螺旋接合的线缆的拉力释放装置。例如DE102016118521 A1描述了一种线缆螺旋接合系统。
此外,该线缆螺旋接合系统能够形成一个插接连接件以便使该线缆与一个配对插接连接件接触。
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将线缆螺旋接合系统固定在壳体壁的开口中,即,线缆螺旋接合系统的引导元件在穿过开口的端部上具有外螺纹,在该端部穿过开口例如引导到壳体的内腔中、例如逆变器的壳体的内腔中之后,将固定元件、例如螺母旋拧在该外螺纹上,其中通过所述固定元件的旋拧,将在所述引导元件上的第一支承面朝所述壳体壁牵拉并且在所述壳体壁上在所述第一支承面和在所述固定元件上的第二支承面之间固定。
申请人内部从实践中已知具有细螺纹的线缆螺旋接合系统。特别是在难以接近的安装区域中,需要高的耗费以便将线缆螺旋接合系统固定在壳体壁中,因为必须多次重新安装装配工具。而且,由于壳体的摇动和震动,线缆螺旋接合系统的装配可能松动,并且因此线缆螺旋接合系统与壳体壁的牢固连接可能松脱。此外,由于复杂的结构,已知的线缆螺旋接合系统的制造通常是昂贵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线缆螺旋接合系统,该线缆螺旋接合系统能够简单、快速且可靠地安装并且在制造上是有利的。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来解决。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布置在壳体壁中的线缆螺旋接合系统,包括: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具有用于接收线缆的开口、用于贴靠在所述壳体壁的第一侧上的第一支承面、第一端部区域和相对置的第二端部区域,其中,至少在所述第一端部区域的圆周上设置有外螺纹;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具有用于贴靠在壳体壁的第二侧上的第二支承面和在内表面上的内螺纹,其中,内螺纹适合于在拧紧的状态下与引导元件上的外螺纹啮合,其中,在引导元件的圆周上与外螺纹紧邻地,并且在固定元件的内表面上分别布置有至少一个带有接触结构的接触面,并且其中,接触面适合于在拧紧的状态下彼此机械接触。
引导元件可以套筒状地构造,以便穿过壳体壁中的开口。电缆或光缆可以被引导入或穿过例如构造为通孔的引导元件的开口。引导元件具有第一支承面,该第一支承面例如构造为圆盘形,并且具有比壳体壁中的开口的直径大的直径。但是第一支承面也可以具有另一种几何形状,该几何形状适合于至少局部地与壳体壁中的开口重叠。
优选地,在朝向引导元件的第一端部区域的方向上与第一支承面邻接地,可以围绕通孔至少局部地布置外螺纹。外螺纹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螺距(Gewindegang)并且可以连续地或间断地沿着螺纹走向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未经菲尼克斯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0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