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吸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82496.5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5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钟明;金治完;赵真来;李定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9/04 | 分类号: | A47L9/04;A46B13/00;A46B13/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炳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吸尘器 | ||
1.一种真空吸尘器,其中,
包括:
本体,其形成空气的压力差;以及
吸嘴,其利用所述空气的压力差来吸入地面上的灰尘,
所述吸嘴包括:
壳体,其形成使所述灰尘向所述本体移动的入口,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以及
旋转刷,其通过旋转来将所述地面上的灰尘扫向所述入口侧,
所述旋转刷包括:
第一旋转刷,所述驱动部向所述第一旋转刷传递旋转运动;
第二旋转刷,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以及
联接器,其将所述第一旋转刷与所述第二旋转刷结合,使得所述第一旋转刷和所述第二旋转刷的旋转轴位于同一条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刷和所述第二旋转刷分别包括:
主体,其呈圆柱形,形成有贯通孔,所述第一旋转刷和所述第二旋转刷的主体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彼此接触;以及
刷子构件,其贴附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
所述联接器包括:
联接器主体,其外表面与所述主体的内表面沿周向接触;
复数个卡合部,其分别插入到所述贯通孔;以及
复数个弯曲变形部,其分别连接所述联接器主体和复数个所述卡合部,并且在所述联接器主体的径向上弯曲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旋转刷和所述第二旋转刷的主体的内表面上沿所述旋转轴方向分别形成有凸出部,
在所述联接器主体的外表面上沿所述旋转轴方向形成有插入槽,
所述凸出部沿所述插入槽移动,使得所述卡合部插入到所述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旋转刷和所述第二旋转刷的主体的内表面和所述联接器主体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粘合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刷包括:
第一主体,其呈圆柱形,沿径向形成有第一贯通孔;以及
第一刷子构件,其贴附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外表面,
所述联接器包括:
联接器主体,其外表面与所述第一主体的内表面沿周向接触;
第一卡合部,其插入到所述第一贯通孔;以及
第一弯曲变形部,其连接所述联接器主体和所述第一卡合部,并且在所述联接器主体的径向上弯曲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
所述第二旋转刷包括:
第二主体,其呈圆柱形,沿径向形成有第二贯通孔;以及
第二刷子构件,其贴附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表面,
所述联接器主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内表面沿周向接触,
所述联接器包括:
第二卡合部,其插入到所述第二贯通孔;以及
第二弯曲变形部,连接所述联接器主体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并且在所述联接器主体的径向上弯曲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刷和所述第二旋转刷分别包括:
主体,其呈圆柱形,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所述第一旋转刷和所述第二旋转刷的主体彼此接触而形成接触面;以及
刷子构件,其贴附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
所述刷子构件包括复数根毛,所述复数根毛因所述地面而发生弹性弯曲变形来将所述灰尘扫向所述入口侧,
所述复数根毛的纹路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呈螺旋形,并且以所述接触面为基准彼此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
所述复数根毛的纹路朝向所述接触面倾斜,并且朝向与所述旋转刷的旋转方向相反侧倾斜。
9.一种真空吸尘器,其中,
包括:
本体,其形成空气的压力差;以及
吸嘴,其利用所述空气的压力差来吸入地面上的灰尘,
所述吸嘴包括:
壳体,其形成所述灰尘向所述本体移动的入口,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以及
旋转刷,其通过旋转来将所述地面上的灰尘扫向所述入口侧,
所述旋转刷包括:
第一旋转刷,所述驱动部向所述第一旋转刷传递旋转运动;以及
第二旋转刷,其与所述第一旋转刷结合,使得所述第二旋转刷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旋转刷的旋转轴在同一条线上,
所述第一旋转刷和所述第二旋转刷包括复数根毛,所述复数根毛因所述地面而发生弹性弯曲变形来将所述灰尘扫向所述入口侧,
所述复数根毛的纹路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呈螺旋形,并且以所述第一旋转刷和所述第二旋转刷的接触面为基准彼此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24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组交换通信网络中的往返分组丢失测量
- 下一篇:环境光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