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碳和过氧化钙的可燃热源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83975.9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5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E·约赫诺维茨;F·莫森尼;J·沃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167 | 分类号: | A24B15/167;A24D1/22;A24F42/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瑞士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氧化钙 可燃 热源 | ||
用于气溶胶生成制品(2)的可燃热源(4)包含碳和过氧化钙。过氧化钙具有大于或等于约90%的纯度。一种产生用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可燃热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混合碳材料与纯度大于或等于约90%的过氧化钙;将碳材料与过氧化钙的混合物形成为细长条;和干燥所述细长条。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可燃热源,所述可燃热源包含碳和过氧化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样的可燃热源和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所属领域中已提出其中烟草被加热而非燃烧的数种气溶胶生成制品。这样的“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个目的在于减少由常规香烟中烟草的燃烧和热解降解产生的类型的已知有害烟气成分。
在一些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中,通过从可燃热源向物理地分离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传递热来生成气溶胶。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位于可燃热源内、可燃热源周围或可燃热源下游。在使用中,通过从可燃热源的热传递而从气溶胶形成基质释放挥发性化合物并夹带在抽吸通过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空气中。随着所释放的化合物冷却,化合物凝结以形成由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
在一种类型的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中,通过从可燃碳质热源向物理地分离的包含烟草材料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传递热来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位于可燃碳质热源的下游。在使用中,通过从可燃碳质热源向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热传递而从烟草材料释放挥发性化合物并夹带在抽吸通过吸烟制品的空气中。随着所释放的化合物冷却,化合物凝结以形成由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
可通过强制对流和传导中的一者或两者从可燃碳质热源向气溶胶形成基质传递热。
已知在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可燃碳质热源的至少后部及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至少前部的周围并与之直接接触地包括热传导元件以确保从可燃碳质热源向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充分传导热传递而获得可接受的气溶胶。例如,WO 2009/022232 A2中公开了一种吸烟制品,该吸烟制品包括可燃碳质热源、在可燃热源下游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和在可燃碳质热源的后部及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相邻前部的周围并与之接触的热传导元件。在使用中,在可燃碳质热源燃烧期间生成的热通过穿过可燃碳质热源的邻接下游端和热传导元件的传导而传递至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前部的周缘。
用在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可燃热源的燃烧温度不应高得导致气溶胶形成基质在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使用期间燃烧或热降解。然而,尤其是在早期抽吸期间,可燃碳质热源的燃烧温度应足够高以生成足够的热来从气溶胶形成基质释放足够的挥发性化合物而产生可接受的气溶胶。
本领域已知用于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各种可燃碳质热源。
当用于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中时,已知的可燃碳质热源通常不会在其点燃之后就生成足够的热而在早期抽吸期间产生可接受的气溶胶。
当用于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中时,已知的可燃碳质热源通常难以点燃。不能正确地点燃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可燃碳质热源会导致递送给使用者的气溶胶不可接受。
已提出在可燃碳质热源中包含氧化剂和其他添加剂以便改善其点燃和燃烧性质。例如,WO 2012/164077 A1公开了一种用于吸烟制品的可燃热源,该可燃热源包含碳和至少一种选自热分解温度低于约600℃的金属硝酸盐、氯酸盐、过氧化物、铝热材料(thermiticmaterials)、金属间材料、镁、锆及其组合的点燃助剂。
期望提供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包含点燃助剂的可燃碳质热源,与包含点燃助剂的已知可燃碳质热源相比,其表现出改进的燃烧性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可燃热源。可燃热源可包含碳。可燃热源可包含过氧化钙。过氧化钙可具有大于或等于约90%的纯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可燃热源,所述可燃热源包含碳和过氧化钙,其中所述过氧化钙具有大于或等于约90%的纯度。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含根据本发明的可燃热源和气溶胶形成基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未经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3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